分享

【张晓明】记忆中的故乡:远去的风景线2

 高山猫 2020-07-17

点这里返回主页看更多精彩

点击上面的可以收听

播音员:赵子珍(武都)

2.【水磨坊】

老家门前有一条河,河水不是太大,但要趟过去是很困难的,乡亲们在哪里修了一座木桥,后来被大水冲走了。就是这么一条小小的河流,的的确确给乡亲们带来过不少的好处,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记得我小的时候很顽皮,上学的时候大概也就七八岁吧!不但贪玩不爱念书,而且还学会了逃学。于是村子里那条河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河里有几处深潭,河水清澈见底,夏天天热的时候便和几个小伙伴们跑到哪里去打水,虽然水性不高可胆子不小,只要一到那里,便争先恐后的脱了衣服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一玩就是一整天。

 

到了冬天河面上结冰了,太阳一照亮锃锃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玻璃。拿一块木板往上面一坐,伙伴们在后面轻轻一推便会风驰电掣般滑出去老远,有时候也会摔得鼻青眼肿的,但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玩得开心。

 

因为水利条件好,老一辈的人们便在在河道上修了几处水磨坊。那个时候还没有通电,也没有什么机械,劳动条件差,要修个水磨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磨坊分上下两层,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木齿轮固定在一根大木头上,木头通到上层就像一根传动轴,上面镶着两块巨大的石磨子,水从水槽流下来打转木轮,再带动传动轴,想停的时候只要关掉水槽里的水就行了。

 

每年春秋两季每家每户都要磨面,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八天,速度非常的慢。其它庄上的人来磨面不但要排队等候还要打稞,那时候磨坊主很富裕,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家有一盘滴溜转(指水磨),一辈子不靠天吃饭。

 

水磨坊往往和土油坊在一起,过去的油坊不像现在的油坊一天榨几榨,几千斤油菜籽。那时候榨一榨油(大概就是三百斤油菜籽吧)最快得三天时间。也没有千斤顶,只有一根巨大的油担,其实就是一根三四丈长的大树做的,采用的是杠杆原理。

 

后来路修通了电拉通了,有了钢磨和电磨,于是那些曾经养活过一带人的古老的水磨坊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慢慢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老家门前的那条河依然在静静的流淌。

 

由于最近几年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时候河水猛涨,给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少麻烦,前两年在国家整村推进项目的帮扶下,已经修起了几座结实的水泥桥,河道两旁也筑起了坚固的河堤,人们出行才更方便了。 

文章撰写:张晓明

播音:赵子珍(武都)

图片:张晓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