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徒弟深怕没人收自己,而今很多人原地踏步挑师父!

 清涛道长 2020-07-17

经本来是解读的,是让你放掉的,忘掉的。

对于学经而言,最好的学生是什么都不带的,那带什么呢?把杂念去除就够了。

如果说有什么准备的话,就是准备好用一颗清静的心去体会。

祖师说“不可寻文而乱目”,正是我们当下的弊病。

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了,社会给我们的毒药太多太多了,我们身体中的毒药太多太多了。

经本来是解读的,是让你放掉的,忘掉的。

对于学经而言,最好的学生是什么都不带的,那带什么呢?把杂念去除就够了。

如果说有什么准备的话,就是准备好用一颗清静的心去体会。

你说有一些东西万一我体悟不了怎么办?或者说我的经验没到那儿,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怎么办?

那就让它过去,让它丢失,勇于丢失,敢于忘记。

什么东西可以记呢?一些重要的……比如说数据。

就像爱因斯坦的观点一样,你要问他元素表,问他一些公式,他反而不记得,因为小孩子的课本就有,一个最常用的字典里面就有,记它干什么呢?

一些特殊的数据,就像衣服一样,这个领子是不能记的,因为那是抓在手里的,别的一些细枝末尾的东西反而是可以记的,这恰恰就是道教的经和别的宗教的经本质的一个区别。

道教的经是产自于三元、五德,称之为“八会之文”。

三元、五德是先天物质产生之前的东西,换句话说,本身就是自然之文,万物都是经。

所以,祖师在这里强调的很清楚,要采意以合心,要舍书而探意,舍了理之后,采了趣,就把书舍了,然后久久精诚,深入进去,那种快乐、那种妙趣,言语难以传递。

得了这个妙趣的人,他看万物都是经,他说出来的任何话都是经,他做出来的任何事都是经。

如果说只在文字上执着,不知探索文字背后的心法,弄到最后,修着修着人没了,人性没了,人伦常识没了,道德伦理没了,修得比一个不修的人更可怕,那这样的人还假借着修行的名义。

历史上,一些宗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这种悲剧。

他们不知舍书採意,忘记了这个东西本来是劝导众生的,众生才是家。

而不是用这个东西来奴役人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分呢?为什么要说这种现象可怕呢?

是因为文字是有多意的,甚至于是有矛盾的,可以有多种解释的。

而解释方往往是权威的,很容易就会走向一种执着,而这种执着往往会以正义的形象出现。

所以才会有历史上出现的可怕的一些宗教性的酷刑,用石头砸死人,绞刑,火焚等等,然后众人欢呼,说这是在维护神的旨意,恰恰是自己走偏了。

魔藏在哪儿,就在经中。

这种现象是在说空话吗?其实至今还存在,只是改变的形状。

我们看看这个社会,你的身边这样子的人太多了,走偏了,执着了。

所以我们对宗教的学书,要明白它的本意是什么。

经者,径也,路径的径,我们走路的,走过去之后还用再走吗?

到了岸就要舍船,过了河就要拆桥,不留恋、不执着。

不是说咱们围着它,把这个船研究研究,没有船就不能登,船是至高无上的。

好,我们研究它,它的漆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木板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纹路是什么样子的,热热闹闹一大堆人围着船,就是没人登岸。

没登岸,那你不是还是在苦海里面吗?或者说所有的人挤在一个桥上,舍不得这个桥。

这个桥太重要了,因为它能让我们到彼岸去,我们就守着它,我们不能离开它,桥垮了,所有人都挤在上面,人跟人踩踏。

搞错了,把它的本意给搞错了。

日常的诵经,谁在诵经?是自己,不是用的后天,是先天。

读经的是自己,诵经的是自己,上课的是谁?三清祖师,经中句句有心法,行行字字都有真意,走到那儿了,心领神会。

就好像你要出远门,自己对天气不能预测,师父是个有经验的人,说你带个伞,带点干粮,带点什么什么东西,他心中有数。

你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有什么用,但是听话,带着,走到那的时候,突然之间前无旅舍,后无村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好,师父这儿有一个伞,躲过了一个灾难,保住了性命。

没有经验,性命也许都不能保,黑夜之中,好,这刚好有个路灯。

遇到一个难题,好像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不了,突然之间经文中的口诀出来了,哦,原来这个问题是在这里。这个经文,这一句我懂了,走过去了。

所以每一部经,至少是万遍,万遍是什么概念?一天读一遍,三十年,这是我们对读经的一个要求,也是道士日常做的。

但在现实中何止三十年,有的十几岁出家的,七十、八十了还在诵经。

自己是有罪之人,忏悔宿世以来的灾殃。

而且修行不是一个人的事,自己还有先远三代宗亲,俱要去通过经功浩力来超拔。

我们在这里要给信众强调的是什么,对于我们普通的没有师父的人怎么办?

要注意的就是,千万不可“乱目”,因为现在我们一再强调资讯太复杂了,信息量太多了、太杂了,这个多、杂,不是个好事,往往害大于利,它恰恰才是修道之毒。

开头的时候,可以读一些经,比如:《感应篇》、《道德经》、《清净经》、《阴符经》,包括《立教十五论》,通过这些来了解道教的教理、教义,不可过多。

了解之后,真正跨入道门,不再是一个空谈者,不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人,就是觅度师。

不要去考虑这个度师他会什么东西,只要有两点符合,他就是一个好度师。

一个就是他顶着太上爷的名字,他是一个正规的道士,有传承,他有师父,师父还有师父,一代一代传承严谨,最终追溯到祖师爷那里,他代祖师爷来传这个法,连一句话都不需要,有这个就够了。

第二个要考虑的不是他的学识,不是他会什么,而是看他的品德,他忠厚、老实、朴素,日用节俭,不会把你教成一个坏人,这就够了。

他肯收你,就是一个度师所要做的全部了。

以后学习,可以拜先生。教你东西的人,道教称之为“先生”。

先生是专门教某个技艺的,比如以后我要学经忏,我要学太极,我要学医术,我要学丹法等等。

师父就是给你教规矩的人,他只要把规矩给你教了,他就是一个最好最好的度师。

一个徒弟深怕没人收自己,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带那儿挑师父,把位置、关系搞错了,变成徒弟考师父了。

当然一个合格的徒弟不会乱拜师父,他要观师父的心性跟自己是否相符,跟自己所理解的经典是否相符。

因此,才可以信服。

一个好的师父也不会乱收徒弟,扎着耳孔,戴着项链,弄着戒指,男子身上还纹着身,喝着酒,平常言谈举止乖乖张张,爱凑热闹,三分钟说东,后三分钟又说西,浮躁。

那这样的人定不下来,不能专一,好师父是不可能收的。

这是我们对于信众,对于想真正修道人的一个指点。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又当,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