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迷西西里:高高的山岗上“拉古萨”古城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7-17

意大利一系列的西西里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称之为“欧洲巴洛克艺术最后的高潮”,共八座城市,拉古萨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拉古萨(Ragusa),不由得让我想起半年前去过的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在中世纪,杜布罗夫尼克是一个城邦共和国,当时的名称就是拉古萨。亚得里亚海的两边,居然有两个毫无关系的地方,前后取着同一个名字,不知道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历史的关联性。

拉古萨的上城在一个地势很高,面积很大的山坡上,它是在地震以后从头开始规划建造的新城;而原本准备放弃的老城,则在山谷的另一边,地势较低。

1693年的那场大地震以后,教会和当地的很多贵族,都去了视野佳,通风好的新城。而旧城的另外一批舍不得离开老家的有钱人不甘被当作二等公民,于是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于是小小的拉古萨就区分出了一个经过仔细规划的工整新城,和一个有着众多曲径通幽小巷的中世纪与巴洛克风格幷存的老城。

如今,新城,旧城,各据一边,面面相觑,两两相望,成就了拉古萨独有的风韵。

一条大道把拉古萨新城( Ragusa Superiore)和老城(Ragusa Inferiore)连在了一起。

140级的Santa Maria 教堂的阶梯,是在新城眺望老城的绝佳位置。

我们去拉古萨的时候,正值周三,不知为何,整个小镇仿佛熟睡了似的,满街除了我们仨,再不见一个人影。

这座古老的建筑是La Rocca Palace,它是La Rocca家族的宅邸。

教堂The Church of Santissime Anime del Purgatorio.于17世纪下半叶应Mazza 家族的要求建立,幷且在1693年的大地震中幸存下来。

洁白的教堂内,矗立着精美的科林斯柱。

这幅油画描绘圣母在使徒,圣人的簇拥下,怀抱从十字架下来的死去的耶稣,创作者是18世纪的意大利画家Francesco Manno,这个画家原来是一位金匠,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画家。

教堂里收藏了很多附近被地震摧毁的教堂残存的各式艺术品。

这时候如果两车相向会非常麻烦。

拉古萨小路密密麻麻,每条路都只有一车宽,却不是单行线。

移步换景之时,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座巴洛克的迷宫。

圣乔治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an Giorgio)

这座教堂原来位于拉古萨的中心,曾经是这座小城唯一的大教堂,但可惜在1693年的大地震中全毁。

地震以后,拉古萨新城发展的远比老城迅速,于是新城的居民在1694年建立了一座新教堂乔万尼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 Giovanni Battista)。这让老城人很不高兴,他们强烈要求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大教堂。

这座大教堂虽然早在1739年动工,但迟至1820年才彻底竣工。

1865年小小的拉古萨被分成两部分,各自拥有自己的市政府和教区,于是上城人有了乔万尼,下城人有了圣乔治。

虽然居高临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拉古萨的上下两部分,但是真的走入这些高低巷陌,会走着走着,不知身在何处。每一扇门窗,每一堵高墙后面,都有各自演变了几百年的故事,而我们,只是懵懂路过的匆匆路人。

每一扇门窗,每一堵高墙后面,都有各自演变了几百年的故事,而我们,只是懵懂路过的匆匆路人。

在拉古萨我们遇到的唯一问题,是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所有餐馆都不开门。

好不容易看到路边的一家小店里面有灯。推门进去,这是一家夫妻店,但都不会说英文。

我们比划着说想吃饭,对方表示,冬天生意寡淡,没有什么客人,他们和整个下城的餐馆一样,都不营业。但男主人比划着说,他们可以为我们开伙,只是因为没有事先准备,只能就着现有的食材,他太太烧啥,我们吃啥。也许需要重新生火,等了许久,男主人端出三盘沙丁鱼意面。儿子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Spaghetti。

吃完饭,男主人拿出一本笔记本,上面是来此的各国客人用各种语言写下的留言,我们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留言。

临别之时,站在高岗上,再回头看一眼拉古萨......

作者:林间曲径金秋时

来源:旅拍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