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康平县历史沿革(五)之东汉至唐代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编辑制作:康平法库微同城

(ID:ddaqian200012)  

因篇幅长故连载

东汉至唐代

(公元25年至907年)

东汉以后至唐代,康平地方是契丹民族活动的地区。据史载,契丹为东湖族后裔,西汉时为匈奴冒(mo)顿单于所破,一支为鲜卑族,一支为乌桓族,“契丹是宇文鲜卑的一支”说明契丹民族与鲜卑、乌桓民族共处于相同的历史年代。

《辽史》记,契丹古分八个部落,逐水草,迁徙不定,过着游牧民族。晋朝时,见史书有契丹之名。北朝北魏时,契丹“止于白狼水(今大凌河)东。”隋朝时,契丹“当辽西北二百里,依纥臣水(今老哈河)而居,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唐时,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今朝阳),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按《辽史》记载,康平地方处于契丹民族活动范围之内。参考《康平文史资料、<第三集>:<康平发现的契丹、辽墓概述>》、《契丹民族在辽北地区的活动》。

盘口陶壶(海州乡沈阳窝堡葬墓出土)

契丹勃兴辽河上源西喇木伦河,与地处辽河平原的康平地方土地相连。在沙金、小城子、海州乡发现契丹文化遗存。胜利、方家、海州乡发现陶罐骨灰葬,反映出契丹民族古老的埋葬习俗。沙金乡张家窑林场,小城子镇后刘东屯、胜利乡马莲屯沙场等辽墓群,出土文物均系辽早期器物特点,标明了契丹民族活动在康平地方的铁证。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或许有其他民族游移在康平地方,但未见文物出土,所见具为契丹文化遗存,这证明康平地方是契丹民族的居地。

陶砚:(海州乡葬墓出土)

欢迎在文章下方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