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评剧小生东承满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评剧小生东承满

□ 薛玉林

1961年,我8岁的时候经常随姐姐去康平县职工俱乐部看评剧,那时东承满是县城的名演员,他演技好,唱腔好,很多观众都是慕名而来。每次演出时由于座位少,一些观众在后面站着看,有从乡下来的人说“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看看评剧小生东承满”。观众们对他的演技赞叹不已。因此,东承满的名字在我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十年后,1992-1999年在我担任县文化馆馆长期间,东承满已经退休了。我很仰慕他的名气。为此在开展春节文化活动和广场演出时我曾几次去拜访东承满,请他出山,为父老乡亲再唱唱“老段子”,东承满欣然应许。在排练时东承满老师虽已年迈,但是气质和唱腔不减当年。1995年春节期间东承满和他的歌声通过康平电视转播台和全县人民喜相逢。

在和东承满的接触中,我了解了他一些鲜为人知的从艺经历。东承满原籍法库县依牛堡乡,后迁入沈阳,因家境贫寒,17岁中学没念完就辍学到沈阳铁西养路段打工。那时在养路段邻近有一家剧场,他在工作之余经常和工友们到这家剧场看戏,看了几次以后他竟然入迷了,几乎每天都去看。后来领导发现他看戏成瘾,就告诫他说:“你没满18岁,不能影响睡眠,损害身体。”可是他乐此不疲,每天照看不误。因此,领导把他调到沈阳郊区的一个道班。由于离市内较远,晚上看不上戏了,他就在星期日专程去市里看戏,评剧的表演艺术深深吸引了他。为了能看戏,他辞去了工作,回到市内,白天打工,晚上看戏。为了学戏,他特意到北市书店买了“评剧大全”和“评剧大观”这两本书,认真研究评剧的表演艺术,他成了剧场里的特殊观众,演职人员都认识了这个风雨不误的“小戏迷”。有一天散场时,导演让他上台唠唠嗑,问他为什么天天来看戏,他说:“我对评剧感兴趣。”导演说:“你唱几句试试。”没想到东承满刚一开口就唱得有板有眼,演员们为他鼓掌叫好。导演当场表态让他参加剧团,即沈阳新艺评剧团。从此,东承满圆上了人生这个梦,开始了从艺生涯。

东承满在剧团主要扮演评剧小生。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的演出风格,表演艺术令同行赞赏,吸引了众多观众。剧团每年下乡演出三至四个月,而且时常到外地巡回演出,有时下去就是半年,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为团里挑大梁,当主演。

196年8月,经张庆田(县评剧团著名演员,张晓君父亲)介绍,东承满从沈阳来到康平,加入康平县评剧团。在此期间,沈阳市新艺评剧团由抚顺市接收。抚顺市文化局领导发现接收人员中没有东承满,就几次派人到康平找到东承满邀请其到抚顺,并答应给其高薪待遇。但康平评剧团慧眼识金,诚意挽留。因而东承满谢绝了抚顺的邀请,从此,扎根康平,在康平的评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了全县家喻户晓的评剧名角。

1960年,他被聘为康平县第一届政协委员。

“文革”时期,文艺界首先受到冲击,县剧团被勒令停演、解散。很多有才华的演员弃艺改行。东承满等名演员被迫下放农村劳动,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在逆境中他坚信总有见天日的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里为东承满落实了政策,他回到文化系统,办理了退休。现在他和老伴生活在县城,只要身体允许,他就时常在大型文化活动中露面,把自己的歌声回报给期盼的观众和父老乡亲。

编辑:康平法库微同城  封面图片:网络

康平故事更新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