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窗 || 张继东 | 奶奶,今夜入我睡梦

 溪云斋 2020-07-18


乔延凤——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溪云斋》特邀顾问。

奶奶,今夜入我睡梦

作者:张继东 

俯拾即是旧时光

2010年10月6日,我的奶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息,她默默地离开我们,追随爷爷而去,享年八十九岁。

我的奶奶名叫侯永兰,山东日照东畔村人氏,在血雨腥风的时代与我的爷爷结识,相伴一生。

得知奶奶病危的消息是十月六日凌晨12点钟,爸爸妈妈甚至慌张到不知该做些什么,我尽量保持着平稳的语气安慰他们。当我带着他们驱车赶到四叔叔家里时,已经来了很多人。我的三个叔叔,三个姑姑,还有附近的邻居。我们终于没能再见到奶奶最后一面,只见奶奶穿着鲜艳的棺衣,安静地躺在堂屋当门的木床上,脸上还覆盖着一块白布,头顶放着光彩夺目的凤冠。站在她的旁边,我似乎依然能听得见她微弱的气息,看得到她满是褶皱的面容。往常她拄着拐杖在院落里踱来踱去的身影犹在眼前,她那听来似懂非懂的方言犹在耳畔。我又回想起她常常给我讲起的她与爷爷枪口里脱险的故事,还有她的“妇救会”。想起她讲她的家乡,那是日照海边的一个渔村,涨潮的时候能飘来十几米的不知名目的大鱼,沙滩上还有五色的贝壳。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对大海心向往之了,这期间我也曾两次造访过日照,但举目海天空阔,却不知道哪里,才是奶奶的家乡。

怀念有您的时光

春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由于种种原因,我从小就没能够生活在奶奶的身边,只有每年冬季的那几个月里,她才会被爸爸接过来住上一段时间,可是每次她都住的不安稳,时常像个小孩子似的闹着回去,说这里并不是他的家。爸爸妈妈并不理解奶奶的意思,可我明白:在奶奶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纠结的情感,爷爷的坟在哪里,她的心就在哪里,其实,家的概念,早就被她牢牢地嵌在了四十年前的那次与爷爷的别离里。没有人懂得奶奶的心,没有人理解她的执拗,甚或没有人愿意倾听她无尽的唠叨,可是我明白,她空虚了大半辈子的身心几近枯萎,是爷爷的影子时刻萦绕在她的身边,是爷爷的梦语告诉她要好好的活着。我曾疑惑,奶奶四十几年的形单影只是经受了怎样的痛苦煎熬;我也曾疑惑,一万五千个日日夜夜,奶奶是如何度过的。她用她并不宽阔的肩膀,养活了七个孩子。儿孙榨干了她的乳汁,压弯了她的腰脊;岁月吞噬了她的青春,风干了她的身躯。八十九年的轮回,奶奶又化作黄土一掊。

大家都伏在奶奶床前大哭了一回,爸爸他们商量着如何出殡的具体事宜。当火化车载着奶奶的遗体与满车的悲哀驶离这个她曾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时,我想,奶奶大概是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的。当司仪指引我们大家与奶奶遗体告别的时候,所有人都忍受不住这种生死的离别而留下嚎啕的哭声和悲悯的眼泪。怀抱着奶奶的遗像,这是怎么样的一张图画啊,迷茫的目光,眼角泛着泪花,满鬓的白发,满脸的褶皱。八十九年的艰辛磨砺出了这样一幅面容,而今,只将她定格在了这个离别的瞬间。奶奶啊,我从不曾这么撕心裂肺地呼唤过你。奶奶啊,我从不曾感觉到这种别离的苦痛。跪在你的骨灰前,我把额头伏在黄土地上,只将泪水尽情的抛洒。

伤葬安排的很有条理,经过五日的停放,奶奶的棺木与爷爷的合葬在一起。四十几年的离别,爷爷和奶奶如今终得相见。四十几年的阴阳相隔,他们如今终得团圆。我想,天堂里的爷爷此刻或许正牵着奶奶的手在天街漫步,他们还会回忆起过去那段苦难而又美好的岁月,还会用他们那博大的胸怀荫泽子孙,庇护后代。

奶奶啊,离去的您,会在哪一晚入我睡梦?

END

作者简介

张继东,1978年出生,号品墨,江苏省沛县人。职业画家、作家、有散文、诗歌发表于各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风剪云       主编:雪馡儿

编辑制作:豆丁   夕眉    翡儿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杨娟

随缘用稿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以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作者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凡期内阅读量满五百以上每增加五百赞赏稿费增加10%,直至全额发放。朗诵的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60%归作者,40%归主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