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来,要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以前,在读《荆轲刺秦王》、《阿房宫赋》以及《过秦论》以前,在看《秦时明月》和《寻秦记》以前,在听《孟姜女哭长城》以前…… 一层层回忆下来,关于他的记忆只能追寻到《三字经》和《孟姜女哭长城》。我仍然还记得《三字经》中是这样写道的: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只怪当时年纪太小,不懂这十二字的意义,也没有留心这个统一了六国的赢秦。 再者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这是我奶奶那一辈很喜欢听的歌,我还记得是碟片版,边演边唱的那种。那时小,看不懂,也不喜欢听,只是总听奶奶她们边看边讨论,意识里也跟着朦胧的勾画出秦始皇的形象——强抢民女,暴君,总之不是什么好东西。 长大后才知道,这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来和嬴政也没有多大关系,里面的主人公和嬴政也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虽然它是一个经过了多个朝代加工和不断丰富的故事,但是也不影响它是个好作品;虽然它也成为了指责秦王朝暴政的鲜活案例,但说白了也是当时的百姓们渴望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 人的记忆是会出错的,更何况是那么遥远的记忆,与其在意它的真假,不如多多感悟其中的真意,也不枉流传千古了! 现如今回忆起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的待着,不喜不悲,什么也不管了,任凭后世论功过。他就在那里,好像等着我去认识他似的,于是,我重拾起他生活过的那段时光,想认真揣摩,认真观看,认真感受,企图了解这位嬴政兄。 这一了解,我便发现,原来赵政兄……竟如此孤独。 赵政啊赵政,你知不知道为了了解你我看了多少史书?虽然我是一名合格的文科生,但我们老师说了,叫我不要偏科,不要只抱着历史学,还说我看的内容已经超纲了,不会考!我欲哭无泪答了一句:“好的老师,我就随便看看!” 其实,看了那么多史书(在我所能接触到的史书范围内,好像也没有多少),大多都是你如何统一了六国,如何重用了人才,如何执政,统治如何……残暴,性格如何孤僻……其实我这个人也挺八卦的,我就想知道你这千古一帝的后宫如何?喜欢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好朋友?有没有可以谈心的人? 不查不知道,一查结果您还真是个人物,偌大后宫,不立后,没有任何关于嫔妃的记录,连你最有名的两个儿子的妈,也要我们后人推来推去,猜来猜去。 好,就算你故意隐藏后宫,身边也总要有三两个谈天说地的好友吧,结果除了你的那些大臣,连根毛都不见,我就想问问你,你脑子里除了国家大事就什么也没有了吗? 还真算你厉害,史册上除了你的功过还真的什么也没有!(难道是我看的书不够多?) 不过,抛开其他的先不说,我觉得你这个人是真的孤独,别不信,我给你分析分析。 我没记错的话,公元前259年,你在赵国邯郸出生了,那时秦赵两国刚经历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之后秦国更是多次举兵攻打赵国邯郸,秦赵这水火不容的关系也是天下皆知了,那赵人又岂不恨秦人? 虽然互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政治常态,但是此时你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也顾不上你们。你和赵姬在赵国举步艰难,又有赵兵追杀,想来你们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更不用说你在赵国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所以,童年的你大概是没有玩伴的,天真无邪的年纪,理应无忧无虑,可是你不是……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秦昭襄王五十六年,你和赵姬回到了秦国。那么,在赵国的八年,你都经历过什么呢?我无法想象也不忍想象你的童年,因为我知道那一定是不幸的。 我猜测以赵姬的能力,她每天关心的是每一顿饭该如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躲避赵兵追杀的问题,因而她不可能注意到你的成长,所以,你就算心里有话也没有地方诉说,说了她也不能理解,不会重视,毕竟她也只是一介舞姬罢了。 也许赵姬在某个程度上,于你也是陌生人吧,只因你是孩子,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能力,只能依赖着这个女人。所以,你的母亲虽然陪伴在你身边,实际上却是形同陌路的人。 公元前246年,你登基了,仅仅才十二三岁。但是面临的却是太后赵姬处理朝政,相国吕不韦辅佐的局面。赵姬,一介女流就罢了,关键她既无治国之才,也无统国之志,无才无德,想必议论朝政也是任人摆布。 吕不韦,有恩于先帝,又得先帝信任,先帝在时权势已然很大,如今他朝中党羽势力想必已根深蒂固,现在他大权在握,你怎能不忌惮?你的身世原本就是一个疑惑,你的兄弟姐妹当真不忌讳?此时,赵姬吕不韦当权,又有谁正眼看过你? 公元前242年,你十七岁,秦攻占韩、赵、魏数十座城池,于齐国接壤。公元前241年,你十八岁,由楚国牵头,楚、赵、魏、韩、卫等国组织了最后一次合纵发兵攻秦。 之后,又发生了太后赵姬淫乱后宫之事以及成蛟之乱,面对身世的质疑,血统的纯正,你的皇位受到了威胁。我不敢揣测那时十八九岁的你有什么想法,应该忧愁过害怕过吧!又或许你心中早有打算,只是在静静的等待时机……然而,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不耻于口的事,你又哪里来的这种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臣子?而且,以你的性格也不会对人说起,你只有你自己…… 公元前239年:你封嫪毐为长信侯。公元前238年:你亲政了,平定嫪毐之乱,灭其三族。公元前237年:罢免吕不韦相位,逼其进入洛阳。 至此,一位少年天子真正崛起。你忍辱负重,在平静中等待时机,先后铲除了乱政的嫪毐党羽和专政的吕不韦党羽。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时你应该二十二三了吧,可还是没有朋友,后宫之事也无任何记载。 想来,你只得到过那短暂的三年的父爱,不,也许也没有三年,毕竟还有很多兄弟姐妹来分这份爱。至于赵姬,回到秦宫就只管锦衣玉食,淫乱后宫,与他人有了私生子竟还想废掉你,你对这个母亲想必也有过无奈吧,杀之,那是母,毕竟当初那么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抛弃你。但是,你肯定恨她…… 公元前230:韩亡。公元前229—228:魏亡。公元前225:赵亡。公元前226—223:楚亡。公元前226—222:燕亡。公元前221:齐亡。 看看,看看这六国灭亡的速度,当真可叹可哀啊!嬴政你是在向天下证明自己吗?不管是不是,你都成功了!这六国吧,大势已去,六王毕而四海一,我也只能为他们叹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开点吧! 这一年,你三十八岁,你的后宫也许已经有很多小皇子小公主了,但是,你依旧不让任何后宫的女人出现在史册上,一个也没有,是没有自己喜欢的吗?还是受赵姬的影响,觉得女人无足轻重,还是国家大事比较有趣?果然是你啊,佩服! 之后你吞并天下,统一各种制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修驰道、直道;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然后(注意,我们文科生的考点来了)你实施了很多制度——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朝议”制度,轻罪重罚制度等。 哎!难怪你没有喜欢人,亲近的人,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这些宏图大志上,哪还有时间和精力经营其他的呢?况,一路走来,已经习惯一个人了吧! 而且,细细想来,嬴政你这童年充满了不幸,在赵国应该是没有机会读书识字,肯定是回到秦国时才学的。你爹异人才在位三年,你也就安安心心学习了三年,然后继位,登基之初也没见你展现出一点鸿鹄之志,也没看出来你有多聪明,若有若无的,甚至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在赵姬和吕不韦的笼罩下,不免推测你可能是个傀儡皇帝。 但谁人又能料到,你这个小小的人竟有如此城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细细想来你是什么时候就在心里立下如此大志的呢?纵观你这一生,想来只有更早。果然,无敌的你是多么寂寞啊! 公元前219年:你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也许是凡人早就让你失望了吧,你终其一生开辟的天下,交与谁都不放心,所以才迫切求仙吗? 公元前214年:秦朝开始在秦、赵、燕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怎么说呢,修长城劳民伤财,但是它修成之后可以防御匈奴入侵!你一定在想,劳民伤财只是一时,而防御外敌乃长久之大计,于是……便修吧! 公元前212年:史书上记载了你焚书坑儒之事。其实此事也众说纷纭,有的说你只焚书,没有杀人;有的又说你确实焚了书,也杀了人,焚的是对自己统治不利的书,杀的都是些骗人的方士。对此,我也没什么发言权,毕竟当时也不在场!反正,你这暴君的形象已经在史书上根深蒂固了,真真假假什么的也全留给后人猜测。 公元前210年:你死在第五次东巡的途中,享年50岁。你始终只是肉体凡胎,终逃不过生老病死,只是可怜……孤独了一生! 你的确是雄才大略的人物,千古一帝也当之无愧。撇开历史不看,你一人走来,无人问津,你所看到的黑暗远比美好多得多,所以……我怀疑你的心理健康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良好! 哎,嬴政啊嬴政!你这霸气又辉煌的一生,你这高傲又自满的一生,你这无畏又短暂的一生,你这可怜又孤独的一生,你这个谜一样的男人,通通都留给后人解读吧! 作者:黄子曦,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