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产竟成难题?那些造车新势力们现在到底咋样了

 汽车那点事儿 2020-07-19

我们最近针对造车新势力,有着不少的批判,有的人跟我们一样,对这种现象失误不接受,也有的人持相反观点,认为造车新势力确实是未来方向,迟早会干掉那些传统车企,就像当年的小米一样。

至于造车新势力是不是未来,我们不是时空穿越者,因此没办法作出结论。造车新势力的车到底造得咋样,少数几个例子也已经证明了,大多都不咋样。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愿意把新势力们一棒子打死,也许他们只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们更想问的是,那些声势浩大的造车新势力们,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面对状况只会越来越恶化的2019,他们有多少能活下去?

蔚来--新势力中活得最滋润的一家

不管我们怎么喷ES8是个半成品,但你必须承认,目前国内所有造车新势力里,蔚来是活得最好的一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拥有两款量产车(ES8ES6)的新势力。从资金上来看,蔚来在20189月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而算上从20156月开始的几次融资,目前蔚来已经一共获得了32.16亿美元的注资。而最近的一笔注资来自雷军,也就是小米的老大。

但直到目前为止,蔚来仍然没有实现收支相抵,但至少已经处在盈利轨道上,ES8截止到现在也已经卖出去了9726辆。而作为ES8的改进版,真正的“非半成品”ES6,也将在20196月批量交付。总的来说,蔚来是目前最有希望在2019年活下去,而且混出点名堂的新势力。但看蔚来目前状态,要追上众泰江淮海马这些三线自主品牌都几乎不可能,更别说赶上自主品牌那几家巨头们了。

小鹏--第一辆车已经发布,但距离大规模交付还有距离

小鹏算是追赶蔚来步伐最快的新势力,12月12号,小鹏的第一款量产车G3已经公开发布,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同时小鹏自己的制造厂也已经在筹备建设当中。在钱这方面和蔚来差不多,小鹏创始人宣称已经拿到了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融资。

但小鹏第一款车G3目前却在交付阶段遇到了一点问题,首先是小鹏官方宣布,G3已经在公司内部实现交付,随后雷军(是的,还是雷军)宣布送出几台小鹏G3给小米用户,此举引来了小鹏G3订车用户的强烈反感。用户直指小鹏居然有这么多的车给小米用于送奖品,而非交付给他们这些真金白银交了订金的意向客户。目前总的来说,小鹏还远远没达到可以大规模交付的阶段,距离蔚来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威马--一家挣扎着起步的,不像新势力的新势力

威马算是在蔚来小鹏之外还算有点知名度的新势力,这家企业的作风其实和传统车企非常像,无论从研发方式,造车节奏还是宣传方式上,都跟前面两家靠大规模互联网宣传博眼球的新势力完全不同,威马更像是一家从零开始慢慢起步的传统车企。

因此现阶段威马遇到的,也都是每家传统车企在起步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没钱没人没资质。资质问题,威马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顺利取得机动车生产资质,钱的问题,威马高管多次表示已经有将近200亿的融资,但考虑到威马本身的造车方式偏向传统型,实业型,这200亿的资金,其实远远不够。

车和家--做车毕竟比做媒体难多了

车和家是啥?大家可能没听过。车和家的创始人叫李想,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李想,就是当年汽车之家的创始人。车和家,是他卸任汽车之家老大之后自己出来搞的造车新势力。因此理所当然地,车和家的高管们对汽车的理解,实际上是比其他新势力的老大们更深刻的。

那么车和家有自己的车吗?有,叫理想制造ONE。没听过?不要紧,因为这车现在仍然处于概念车阶段,虽然经过B轮融资,现在车和家的融资总规模已经达到57.55亿元,但这点钱对于推动一辆新车的量产下线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车和家现在的现状,基本就是处于靠着融资造车,理想制造ONE的正式交付时间虽然预计是2019年底,但实际看来,可能还要再往后推。

其他的新势力状况大抵相似

另外的几家,包括拜腾、爱驰、前途在内,他们的状况基本上是一样的:处于已经少量生产出几辆测试车供媒体试驾或者路演宣传用,但企业本身严重缺钱缺人却技术,基本上处在靠融资生存的阶段,什么时候钱花光了,就只能停下来等下一波融资。

实话说类似这样的企业如果在前些年,在我国汽车市场还在高速野蛮生长期的时候,它们要活下来是很容易的,费点心思也能活得很好,但现在时代变了。2018-2019,是那些已经造车十几年的二三线自主品牌都有随时挂掉可能的时代,是自主品牌龙头们都不得不开始抱团取暖的时代,是国际大鳄都开始意识到危机将至的时代。

在这种状况下,到底还有几家新势力能真的活下来?一位同行的说法是:也许一家都活不下来,这股凛冽的寒风,可能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