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心法是开心眼之法

 慎不二 2020-07-19

¨

我常说:“良知千古事,怎可瞎读书?” 这可不是骂人的话,是发自善良,劝大家开心眼,致良知,成就今生的大实话!你如果光读书而心眼不开,那就是瞎读书,这样怎么读懂经典,读出圣心呢?请静下心来,看看如下的讲解:

《大学》之为修身大法,其核心只是十六个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打个比方,明德就是生天生地生鬼生神乃至山河大地的宇宙大本体,你我他都离不开祂。这个大本体,就用一个灯泡来比喻吧,祂无比明亮,能照彻十方上下。你能见此本体,从此一切所行皆由明德而出,这便名为明明德。而亲民就是这个灯泡的自然光亮,自然照耀。圣王明此,故能无为而无不为,能自本体而发其仁,能自觉恩泽于民。这个发用,是自然而然的,不用执着一点点的意思在。所以古大德们把明德当为体,把亲民当为用,而体用则是一如的,就如有灯泡就会有光照一样。如此解,明明德、亲民才符合这体用一如之本义。朱子新民之说,要去让百姓革新之意,落在第二义了,同时亦是把明明德和亲民割裂开了,所以新民之说不通。至于止于至善,我又打个比方,这个灯泡本就发光,本就光亮,你如果一直在妄念里,一直被私欲遮蔽,这个本体就会象裹着厚厚的一层污垢一样,非常暗淡,这就是愚者不及。当然,这个灯泡本无尘无垢,本来是明明亮亮的,但有的人不明白这点,非要用私意去做,非要给灯泡乱拭乱擦,结果好好的灯光反而变样,这就是过了,这就是拔苗助长。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孟子强调用功功夫时说“必有其事焉而勿忘勿助。

大学心法是开心眼之法

秦岭野生玫瑰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对大学心法有点感觉了吧?但如何去明明德亲民?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大学》一书不都是在说这个么?我们进行《传习录》导读时,也是在围绕着这个来展开的。

儒门实修功夫实源于此,如果有兴趣探讨下去,请诚心诚意地精读《传习录》。真的把心眼打开了,才是明眼人,才不会瞎读书,会么?

“大学心法”实是开心眼之法, 千万别忘了:良知千古事,怎可瞎读书?

大学心法是开心眼之法

蔡氏祠堂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