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代典籍里,都有对奇门的诠释。比如《黄帝内经》就用三,九,七,一,五,这五个数字对应五方东,南,西,北,中,同时也与五行相克有关。 用具体的数字来布盘,表面上会轻松一些。但不管怎么说,也还是先确定太岁、月将、日干支、立天地盘。 这个过程,就已经属于“遁甲”。就是阳遁和阴遁,各九遁。天遁,地遁,人遁,风遁,云遁,龙遁,虎遁,神遁,鬼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六仪。遁甲的特征是,在冬至以后用阳遁,在夏至以后用阴遁。阴阳各9局,共18局。阴遁时根据局数:逆布六仪,顺布三奇。阳遁时根据局数:顺布六仪,逆布三奇。 这种方式,在六壬上叫作四课。毕竟,奇门无六壬而不灵,六壬无遁甲而不验。它的步骤就是先看日干寄宫在何宫,以该地支天地两盘支起一、二课;再看日支,也以其宫天地两盘起三、四课。 但实际我们也知道,目前干时只是与五行对应最准,子,水;丑,土,金,水;寅,木,火;卯,木;辰,土,水,木;巳,火,金;午,火,土;未,土,火,木;申,金,水;酉,金;戌,土,金,火;亥,水,木。四课后要暗干排局,最后旬空。再之后是算十二流太阳过宫。 而干时差异太大时,其实你是难以对应准确的六仪的。所以,就只能先从经、别开始。三爻为一经,两经是一别,别分两部分,上部分是客,下部分是主。得出三爻,根据它的结果去决定六仪,有六仪,决定九遁,六甲一循环。 这个算法不知道该不该说失传,但好在八诈盘没完全失传,是省了不少事的。八诈盘也称转盘奇门,有两个面,可以翻转,一面阳遁时使用,一面阴遁时使用。寅为功曹,卯为太冲,辰为天罡,巳为太乙,午为胜光,未为小吉,申为传送,酉为从魁,戌为河魁,亥为登明,丑为大吉,子为神后。这些可以在八诈盘上看得到,但是,它需要随时调整。 这是因为,在遁甲的运算过程中,不止有生、克、刑、冲这样明确的交互,还有半生、半克、半刑、半冲这样不明确的交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行之旺、相、休、囚、死在奇门遁甲上的表现。 从今天来看,这些运算其实就是组合拓扑数学的范畴。事实上,有很多人在实际操作时,就是借助纽结理论的。不过,代数拓扑可没有八诈盘这样直观的计算器具,而且列时间、配地支、遁天干是同时进行的,无法方便地给定方案集及各种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其实我个人怀疑,现在的八诈盘也不是古代用的八诈盘,它可能是一个时期一个形式,渐渐地脱离了原型。所以,失传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在今天用现存的资料来还原奇门遁甲运算的本来面貌,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很多人算来算去以后,只能得出一个结果,这个就有点过分了。 奇门遁甲的结果,称为“局”,据说本来共有4096局,也就是任意一“类”问题,最多都可得出数个答案,最多是4096个。曾经有人宣称能算出64个答案,也就是64卦,在缺少算法资料的情况下,那也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些答案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数学式答案,而是一种类似于隶属函数似的概念,每个答案代表事件发展的不同概率,或者按数学上的方式称为“集”,就如同今天用计算机去分析股票走势一样。 计算概率,当然是靠抽样。抽样越多,概率范围越精确,而只有一个题目时,得出的概率范围就会超大。那么,当今那些自谓术数高手之辈,他们也不搞抽样,随便拿一个问题就算来算去,最后还能得出一个精确数学似的答案,那你觉得他们能算得准吗? 所以现在玩奇门遁甲的人,如果是玩家那也罢了,至于那些大师,基本都是骗子。中国古代这种特殊的奇门遁甲算法已经失传了,我们今天只能去研究一些它的数理逻辑而已,真正靠它去算些什么,都是不靠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