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诗人踏青的脚步为何如此迟缓?

 焦际空间 2020-07-20

        莺回柳,今朝正时候,该着春衫访故友,至旧处,山水仍明秀,戏言道:“君风采依旧”。上一别,已是又春秋,我较去岁愈白首,解襟囊,抚须开笑口,知君贪杯,早携好酒,叹前生未曾饮至浇千愁,今回不醉不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草木吐绿的时节,除了扫墓祭祀先祖,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时光留转世事变迁,今日的扫墓的方式已与往年不同,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的留言,都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清明不仅是纪念先人、先贤、先烈的日子,同时也包含着生者对生活的期望。

        每当一个有雨相伴的清明节翩然而至,很自然地想起那首著名的诗。那天诗人在匆匆赶路时,真的有杏花雨如约而至。阴冷粘腻的雨丝打湿的就不光是身上的一袭长衫,更将心绪淋得湿透。诗人急于寻一家酒肆嘬几口酒,暖暖身子歇歇脚。可这酒家在何处呢?

        正迷茫间,见一骑山地车的女子悠悠然而来,我赶忙上前揖问,却见她含笑不语,取出手机食指轻滑,片刻间便搜索出方圆十里内的全部酒家,她略加思索指着其中一家道:“要数此家的酒最好,可以扫码支付酒钱。你若肯借诗书帮忙宣传,还能免单”。




2016.4.4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