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

 焦际空间 2020-07-20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大概在21年前,也就是1997年的5月16日,“长期被忽略的大师”、“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离开了我们。

        说起士大夫,可能第一印象会将这个词和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命这些词联系起来。

        那么,士大夫精神在汪老身上有什么体现呢?

   他身上士大夫精神的体现,在于他对世俗生活有兴趣,一直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一直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然后再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汪先生写白话小说,也写散文小品。

        文字虽白得不能再白,却是那种非常讲究的白,行云流水的白,有着真正的文字的贵气。

        常人可追他的白,却追不及他的贵气。他的文章,字里行间总是释放有一股子古人性情文章里才有的文气、雅气、书香才子气。

        他就是要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好东西是藏在底子里的。  

        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淡泊的人,对物质生活条件不在意,对职位、官位的毫不在意,完全是随缘的态度。

       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

       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他也一直用平淡的、诙谐的、甚至有点儿滑稽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他的文字中从来不会出现“苦难”这个词。

       汪曾祺先生举重若轻的文风和与世无争的为人,可称是一面镜子。

       和他相比,当下文坛显得浮躁和自我膨胀。

       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

       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生活家,说的就是那种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有趣之人。

        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情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体察得细致。

         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

         再平凡的一个景儿,经过汪曾祺那么来回一拨拉,就会美得一塌糊涂。

         他的字“涂鸦”到了何处,何处便有了画境。

         “生活,是很好玩的”是他的一句名言,也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以一颗赤忱之心,把人生的一切都写活了。 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生活家。

2018.5.16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