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明蔚 | 敦煌莫高窟的涅槃变相

 傳娟Donkey 2020-07-20

北周  莫高窟第428窟  涅槃变

根据学者的研究,涅槃图像最早产生于公元2世纪的印度犍陀罗艺术中,中国境内最早见于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及新疆克孜尔石窟。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涅槃图像,是北周第428窟西壁北侧壁画,与诞生、降魔、说法相组合的涅槃图。仰卧床上两手伸展的释迦牟尼身附头光、身光,着通肩袈裟,枕方形枕,身光处施火焰纹。画面最上方为四棵娑罗树,上有白花,下方十一位身裹白衣、没有头光的俗形人物皱眉张口示举哀之状。左侧第二身及右侧第一身鼻梁高隆,从衣着及不附头光这一点上看,应与下列有头光、裹袈裟的弟子有别,或为举哀的末罗族人物。下列十二身弟子均著袈裟,除释迦牟尼头前比丘及足旁大迦叶外均有头光,两手合十或置胸前作哀痛状。画面以大色块铺着,勾有粗线条,人物形象简洁明了。

隋朝  莫高窟第420窟窟顶北披中部,涅槃

隋朝  莫高窟第295窟,涅槃

到了隋代,莫高窟涅槃图的数量剧增,并且由佛传图之一的涅槃图一举变成以单幅形式出现的涅槃变相。如莫高窟第420窟的涅槃图和第295窟的涅槃图。释迦牟尼躺卧的姿势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前面北周时期仰卧的姿势(犹如常人之死态,不合佛“涅槃”之意),而是采用了犍陀罗和巴米羊图像中右手支着头的侧卧形象,给人以酣睡的感觉。佛教所说的“涅槃”,是指释迦牟尼经过几十年的刻苦修炼,终于摆脱了生老病死的轮回苦境,达到一种“常乐永净”的永恒境界——不死之“死”。第420窟窟顶北披中部的涅槃图像,采用了密体画法,图中侧卧在方榻上的释迦牟尼被众弟子和菩萨团团围住,周围场景还包括了楼宇、娑罗树和熊熊火光。而第295窟中的涅槃图像采用疏体画法,释迦牟尼身着红色袈裟;头前有菩萨形人物,坐姿,踏于莲花之上,同样身着红色袈裟,头戴珠宝发饰。

中唐  莫高窟第158窟南壁《涅槃变》壁画中的菩萨与举哀弟子

中唐  莫高窟第158窟南壁《涅槃变》壁画中的王子举哀图

唐代前期 (初、盛唐)的《涅槃经变》又在隋代《涅粱经变》的基础上,彻底摆脱了西域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民族化的、连环画形式的、规模空前巨大的《涅槃经变》。中唐时期,由于受吐蕃贵族统治的影响,《涅槃经变》中又出现了反映我国少数民族与西域其他民族的一些过分激烈的葬礼习俗,如刺胸、割耳等。譬如莫高窟第158窟南壁所绘迦叶哭佛。迦叶被画成深目高鼻的印度高僧。当他长途跋涉到达娑罗双树前,看到释迦牟尼的棺材时,双手高举,身体前倾,作仆倒状:迦叶左右画两个比丘,把迦叶紧紧拉住,怕他仆倒撞伤。迦叶前面还画一比丘,伸出双手,防他以头掩地。而迦叶本身,则老泪盈眶,嘴巴大张,连舌头也微微上挑。迦叶右下侧画阿难蹲地,一手遮耳,痛哭流涕。阿那律蹲地,泣不成声。此外,还有几个弟子也作痛不欲生状。在画面上部并排画了五身菩萨,都作肃穆沉思的样子护更加反衬出弟子们的沉痛哀伤。

与此相对应,壁上还画有“王子举哀图”。在画面的最前列画有吐蕃赞普举哀。这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莫高窟壁画布局的特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画面前排几人,他们中间有的以刀割耳,有的用刀剖胸,有的拿刀割鼻,有的以剑刺心。这些都是中亚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特殊的哀悼习俗的写实。

唐代的许多大幅经变画,在归义军时期都被延继下来,唯独《涅架经变》突然中断。这或许是因为无论“涅槃”如何玄妙,它终究是与“死亡”有关,人们还是不予喜爱,百姓们更加喜闻乐见的是像《劳度叉斗圣变》这样热闹的画面。

参考文献:

雷闻. 割耳剺面与刺心剖腹割——从敦煌158窟北壁涅槃变王子举哀图说起.

贺世哲. 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经变.《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刘永增. 敦煌莫高窟隋代涅槃变相图与古代印度中亚涅槃图像之比较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