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乌梅丸证最近门诊连续好几个病...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0-07-21
上热下寒——乌梅丸证

最近门诊连续好几个病人因为男科病就诊,但都合并有口干,大便稀溏,日3-4次,脉沉细。
典型的上火下寒,寒热错杂征象
服用乌梅丸后症状明显好转。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326)

因此,临床只要属于“肝胃实热、脾肾虚寒”证型,都可用乌梅丸治疗。
1.“肝胃实热”表现:口干口渴,头痛头晕,口腔溃疡反复,失眠,胃脘不适(烧心感)等。吃辛辣易上火。
2.“脾肾虚寒”表现:大便泄泻,阳痿,痛经、手足发凉。吃生冷更明显。
单纯清热泄火,腹泻更重;
一味补肾壮阳,口干愈显。
唯有清上温下,方能取效。

附:乌梅丸《伤寒论》
处方: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去皮,炮),蜀椒,桂枝(去皮),人参,黄柏。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快问中医超能团# #学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