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因为生活节奏越快、工作压力大等原因焦虑而失眠、脱发,甚至并发抑郁,影响工作生活。既然焦虑症无处不在,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山东省中医院采访了身心医学科(神志病科)主任阎兆君,以及本科室四位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科室介绍 身心医学科(神志病科)以治疗焦虑、强迫等神经症,饮食、睡眠等行为障碍,涵盖情感、精神、心理、躯体形式障碍、身心疾病及与神志因素有关的其他类疾病等神志病为主。整合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及省内优秀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身心疾病诊疗专家团队优势,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人。融医疗、教学、科研、心理咨询、健康管理为一体。 科室以健康为中心,遵循中医思维,突出气质、心理、体质、病证辨识及易发预判、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优势,以中药、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物理治疗为主,结合心理调适疏导开展临床工作。 科室主任 阎兆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首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四批指导老师。临证重视识证,精于中医舌诊、脉诊的运用,创建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体系。对抽动、多动、强迫、抑郁、焦虑、恐惧、退缩、自闭症、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精神心理行为疾病,哮喘、鼻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紧张、疼痛、乏力、振颤等身心病证积累了丰富的医教研经验,并取得较好疗效。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一全天(上午名医门诊),星期三全天,星期四全天,星期日全天 脑血管病合并焦虑的临床治疗 彭伟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的研究,以及中医心理脉象评定指导抑郁、焦虑状态的治疗和中医药干预调控亚健康状态研究。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较常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如若患者在出现脑血管疾病之后,伴发焦虑症状,患者的身心将受到很大伤害。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对于治疗效果过于担心,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 极易产生坐卧不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状况,同时还会产生睡眠障碍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甚至产生排斥治疗和护理的状况。 目前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积极调畅情志,结合科学系统心理评估系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使用抗焦虑药物,突出中医特色,中药和针灸结合,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欢迎。 心脏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断治疗 刘桂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四批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心系疾病防治研究,治疗身心病证具有良好效果。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二上午,星期五上午 焦虑是抑郁症患者出现的三种最常见的症状(另外还包括人格障碍和药物滥用的症状)之一。研究表明,抑郁与焦虑状态的存在,将加重心血管基础疾病症状,从而出现更严重的功能障碍。 专家提出:抑郁症患者活动较少、饮食量不足、服药依从性较差且更容易滥用烟草和酒精,上述行为性干扰可能导致心血管基础疾病病情恶化,阻碍患者对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适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下降又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属祖国医学“郁证”范畴,《素问·举痛论》言:“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口问》亦言:“忧思则心系急”及“悲哀悉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均可作为郁证从心论治的依据。郁证病机演变多为肝气不舒,气机郁滞,久郁化火,火灼阴分,阴不制阳,阳亢则表现为焦虑。 刘桂荣教授临证审证求因,法随证变,在治疗心血管患者时,于瓜蒌薤白汤方、丹参饮方等治疗胸痹心痛基础方药之上辨证加入清热泻火、疏肝理气、交通心肾等药味,尤其善用柴胡剂,对心系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极大改善。 针灸治疗焦虑症 张彤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临床治疗主张针刺与艾灸并重,治疗与养生并举,注重患者精神调摄。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四下午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多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经常或持续地出现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对事物过度担心和烦恼,常常伴有抑郁和精神衰弱等神经性症状。 中医认为,焦虑症属 “郁证”范畴,病因多为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临床上通过辩证论治,虚者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实者理气开郁;虚实夹杂者则虚实兼顾。治疗上针药并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中针灸是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且效果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针对焦虑症的治疗,针灸主要选取针刺、揿针、耳尖放血、脐疗以及耳穴压豆等方法进行特色治疗。此外,焦虑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针灸治疗时不能忽视语言的暗示作用。 中医经方治疗女性特定时期抑郁焦虑症 王诗源 副教授、中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和经方治疗情志类疾病对于产后抑郁、老年性抑郁及经期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王维勋 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心理咨询、治疗20余年,专业研究多维度探索过度焦虑反应和焦虑症的比较和整合治疗途径;熟悉一般性心理问题、婚姻、亲子、人格成长、学习困难、职业压力及非重症神经症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应诊地点:东区扁鹊楼四楼 应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现在社会女性工作社会和家庭压力较大,此外由于经带胎产等女性特有的生理因素,都是导致女性出现抑郁、焦虑的重要因素,常见如经期综合征、绝经期焦虑、产后抑郁等。女性抑郁焦虑不仅影响着本人,也对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产后抑郁症,又称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以抑郁症状群为主的精神障碍。西医学应用各类抗抑郁剂治疗产后抑郁症,但很多药物在乳汁中浓度较高,用药后对婴儿的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中医药治疗哺乳期妇女抑郁症具有的优势。 更年期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更年期的精神障碍,临床以妇女最为常见。进入更年期阶段,因激素水平降低,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同时承受各种压力,所以易患“更年期抑郁症”。 以上两症临床常以心悸、胸闷、头痛、失眠、多梦、多疑善虑、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悲伤欲哭等为主要表现。常用临床中医经方有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和防己地黄汤等辨证加减使用,收效良好。 |
|
来自: 老东北nnm2e56g > 《情志病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