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到一则广告,广告语是一句简短而响亮的话——“不走寻常路”。“寻常”,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平常”,使用的频率很高。比如“寻常百姓”“胜败乃寻常之事”等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古汉语里,“寻”与“常”都可用来计量长度。如,《左传·成公十二年》: 对于“寻常”,古代训诂学家杜预注释说:“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这里的“寻常”,意谓尺寸之地。 古代称八尺为一寻。《说文解字》:“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意思是说,测量一个人的两臂伸展所占的距离,就可得到“寻”,一寻为八尺。朱骏声在《说文解字通训定声》中进一步解释说:“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大意谓程瑶田说,测量宽度的单位叫“寻”,测量深度的单位叫“仞”。都是伸展两臂作为尺度:身体平正两臂伸直,得到的距离叫“寻”;身体侧斜两臂微曲,得到的距离叫“仞”。不过,也有人认为七尺或六尺为一寻。《广韵·韵》:“六尺为寻。”训诂学家司马贞在注释《史记》时,则说:“七尺为寻。”作为计量单位,“寻”字频频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比如,刘禹锡的诗《西塞山怀古》: 又如,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其中的“千寻”,都是一个数量词组;不过在诗里是虚指,极言铁锁之长与宝塔之高。 在语言运用中,“寻”的语义领域,还从空间延伸到时间,可表示“经常”“时常”。如白居易《杨柳枝·前有别杨柳枝》: 还可表示“顿时”“不久”,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那么,作为长度单位的“常”,具体又表示多少呢?古人说:“倍寻为常。”也就是说,两寻的长度为一常。《礼记·考工记·庐人》中说:“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意思是说,殳(shū,古代的一种冷兵器,用竹子做成,有棱无刃)的长度是十二尺,车戟的长度是十六尺。比如,宋人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 意思是说,孙权领导吴国,诸葛亮领导蜀国,都想北伐进攻中原的魏国,结果都未侵占到魏的一点土地。“一寻一常”是夸张的说法,意谓很少的疆土。 一个事物如果在长度上只有一“寻”、一“常”,通常就算不上高大,往往也十分常见。“寻”与“常”作为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于是,人们就把“寻常”连用,来表示抽象义“普通、平常”。如刘禹锡的诗《乌衣巷》: 又如辛弃疾的词《永遇乐》: “寻常”还可以引申指动作的频率高,义为“经常”,这时的用法就近似于抽象义的“寻”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 本文刊载于《语言文字周报》1872期 (2020年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