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万国博览会金奖真伪——洛阳市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白酒收藏取舍

 早就忘了 2020-07-21

洛阳市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白酒收藏取舍首先纠正一下高赞,茅台拿的是万国博览会银奖(四等奖),但这个奖牌确实是金的,而且真·金奖也只是个三等奖。

洛阳市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白酒收藏取舍

实际上,茅台的“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并非无中生有,只是钻了奖项设置混乱的空子。

洛阳市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白酒收藏取舍

下面我来详细讲一讲银奖为什么是,“金奖”为什么是三等奖,以及民国时期以世博会(即万国博览会)为代表的奇葩奖项设定。

1915巴拿马世博会共设立了六个奖项:

1、大奖章(Grand Pze)2、荣誉奖(Medalof Honor)3、金奖(Gold Medal)4、银奖(Silver Medal)5、铜奖(Bnze Medal)6、口头表彰奖(Honorable Medal,无奖牌)这次奖项设置到底混乱到什么程度呢?我一个个数给大家看。

1、要命的等级按正常人的思路,从大奖章到口头表彰,应该是按一等奖到六等奖排序。

主办方偏不。

大奖章、荣誉勋章、金奖合称一等奖,银奖二等奖,铜奖三等奖。

所以造成了这个非常离奇的结果——茅台的“银奖”还真是二等奖,虽然它实际上是个四等奖。

2、混乱的奖牌材质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金质奖章是金的,银质奖章是银的,铜质奖章是铜的。

大奖章和荣誉勋章应该用金或者更珍贵的材质,对吧?

主办方偏不。

除了银奖真的是“银”奖,其他奖牌全是铜的。

这是为了啥?为什么只对银奖区别对待?

结果就是获奖的企业都不愿意了,铜奖牌拿回去多难看,要求主办方提供镀金服务。

因为提要求的人太多,主办方干脆把大奖章、荣誉奖章、金奖、银奖全镀金了(自费,得补差价)

这就是为什么茅台的银奖是,它还真是个“金”牌……

3、无处安放的丙级前三个奖项统称一等奖已经够让人头秃了,偏偏中文文献用“甲乙丙”级标记奖项时还出了问题:

(甲)大奖章(乙)荣誉奖(丁)金奖(戊)银奖(己)铜奖(丙)口头表彰奖你没看错,“丙级”被空出来,给了六等奖!

这意味着,如果有商家收到了口头表彰,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称自己为三等奖(丙级)

只不过一般商家没有茅台脸皮那么厚而已……

4、银奖的含金量有多少?茅台一直用“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故事炒作: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说得好像外国人很瞧不起中国制造,得茅台出奇招一样,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那届世博会上,仅中国酒类产品就有5个品牌获得了奖项大奖章:

直隶(官厅) 高粱酒河南(官厅) 高粱酒山西(官厅) 高粱汾酒广东(官厅) 果酒山东张裕酿酒公司 各种酒另外还有两种酒获荣誉奖,两种酒获金奖,都在茅台之上。

加上其他的产品,中国共获大奖章57个,荣誉奖74个,金奖258个,银奖337个,铜奖258个,口头奖励227个,总计1211个。

比银奖高的奖项加起来389个,银奖337个,茅台在中国品牌中也只能排到700强,400强都进不去,可别给自己贴金了。

5、有多少老字号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在民国时期,世博会是世界盛会,远在奥运会之上。所以中国人尝试举办自己的博览会时,也采取了世博会的奖项设置。

例如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一等奖为“奏奖”、二等“超等奖”、三等“优等奖”、四等“奖”、五等“银牌奖”。

其中1218个,比前三等加起来都多,银牌则多达3000余个,可见这金银牌的含金量相当值得商榷。

随着奥运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银铜牌”渐渐成为主流。

于是金奖、银奖得主大占便宜,实打实的一等奖“奏奖”、二等奖“荣誉奖”、三等奖“优等奖”得主却抱着看起来十分的奖项名称哭晕在厕所。

洛阳市53号副食品批发市场白酒收藏取舍

真·一等奖得主反复强调奏奖是一等奖:

金奖得主对“金奖”到底是什么东西闭口不言:

很多老字号会吹自己在民国时期的全国/世界博览会上拿了,消费者信以为真。

殊不知此时期的不一定是名,很可能是鼓励奖。而且这也不算虚假宣传,只能说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希望大家都擦亮眼睛,远离这些“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