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偃师高中求学生活片断——上海之旅

 大美洛宁 2020-07-21

偃师高中求学生活片断

题记: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学知识、长见识、增才干,无愧青春黄金年华。

上海之旅

毛主席接见后第二天,我们进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免费上海之行。

火车上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连车厢的走廊里都座满了人,很难找个下脚的地方。时令虽已入冬,由于车上人太多,也不冷。车厢里空气条件极差,火车走走停停经常晚点,我们坐的是普通慢车,有时需给快车让路,会在一个车站停较长时间。当晚竟在枣庄的岔道上停了四个小时过夜。这条铁路线抗日战争时是铁道游击队大显身手的地方,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四年后我在部队当兵时又经过这里,故地重游想起往事,多有感慨。火车到了浦口,当时南京长江大桥还没有建成,只是一排桥墩矗立在江中,火车只好拆成几段,用货轮运过江再重新组合。

黎明时分我们到了上海,找到附近的接待站,安排暂住新亚饭店。大家初入大都市,像红楼梦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什么都新奇,出不少洋相。我们住在七楼,楼内有电梯,我们都没见过电梯也不敢坐,怕卡在里边出不来,就走楼梯上到七楼。后来看别人乘电梯上下都很方便,就随同他人试了一回,感觉很舒适,也学会了如何操作,就开始乘坐。不停地坐上坐下,还专门走上去坐电梯下来或走下来再乘电梯上去,觉得很好玩。

第二天把我们分流到吴凇二中,这里是城市郊区,一派田园风光。我们看到有菜农在菜园里劳作,他们把城市粪便拉到这里为蔬菜施肥。我们来自农村,这里的场景使我们倍感亲切。各个接待处生活都很好,只是我吃不惯大米饭,喝不惯上海的自来水,几天下来严重脱水病倒了,多亏同学的照顾才病情好转。

我们的日程很紧,结伴逛了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参观了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不禁使人想起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我们到车水马龙的外滩看风景,观海听涛,听古老钟楼上的大钟诉说着久远的往事。在黄浦江畔第一次见到常年生活在渔船上的渔民,他们渔船就是家,生活相当艰辛。当时二十六层的上海国际饭店属国内最高建筑,是大上海的骄傲。我们还到市区南陂路374号参观中共一大旧址并参观国民党反动派策划4.12大屠杀事件的“中山舰”,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还参观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江南造船厂万吨水压机,上海港货运码头,见识了工人阶级意气风发的劳动热情,激发民族自信及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我们打算返程,从接待站搞到返程轮船票,乘轮船从吴淞口入长江逆流而上直航武汉。我们第一次乘轮船很新奇,站在船舷上看巨轮劈开江水,乘风破浪向前进。由于是逆流航速很慢。我们乘坐的“东方红9号”客轮连底仓共五层。底仓托运行李货物,当时也挤满了短途旅客。我们乘坐在底仓上第一层,是普通客舱,船仓内两侧各摆放八张上下铺床位,共计32个床位。为确保旅途安全,每个床位上都放着一个救生圈。第二层是高档仓,每个仓室内床位减少,二层上有个公用洗澡间。三层是豪华仓,室内有四至八个床位。三层上设有餐厅。四层同一层一样为普通仓房,外有场地较大的室外活动场所。尽管当时串联人员众多,为了旅客的安全,客轮都不准超员,坚持一床一人。因此乘坐很舒适。客轮服务人员经常对旅客进行安全教育,一般不允许长时间在甲板上逗留,夜间不准在甲板过道向江面投射灯光。

三昼夜的航程是一种享受,沿途停靠南京、镇江等码头,尽览江边秀美山色,特别是时隐时现在绿树丛中的红瓦黄墙似人间仙境,引人神往。唯有那茫茫江面上打鱼谋生的一叶孤舟,使我心中不快。再次为他们的艰辛而难过,感到十分无助与担忧。

在武汉我们逗留了两天,重点登武汉长江大桥,从桥南步行到桥北。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1955年9月开始兴建,1957年建成通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就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毛泽东主席题诗:“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我们顺便登上了龟山,在观察龟山美景的同时着意看了龟山炮台,炮台上锈迹斑斑的铁炮筒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江防历史,激发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返乡心切。11月25号我们在武汉乘火车沿京广线北上到郑州转陇海线西进返回偃高母校,结束了近一个月的旅程,见了世面,开了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

未完待续......

马老虎作品集锦:

排险

因祸得福

师恩难酬

一把黑豆

乱世县长

姓氏趣谈

杜鹃啼血

忆军士班

初入校门

西山纪事

破碎大学梦

母亲节感言

明初移民见证

明末永宁风云

浅谈上古八姓

功臣骡与功臣炮

老三届心路记忆

荞麦食品好处多

洛宁县故县镇寻峪传说

美食薏米引发的历史冤案

洛宜马氏五兄弟家族

幸福!毛主席接见了我

《在礼百年》1——11

《在礼百年》——在礼新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二

《在礼百年》在礼传说故事三

《在礼百年》——在礼村百年巨变

洛宁县故县镇岭南村马家传奇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马氏家风

怀念母亲做的干干儿和芝麻烧饼

回忆洛宁县下峪镇上庄小学勤工俭学

回忆六零年洛宁故县水库工地扫肓

《在礼百年》人物篇 烈士、地下党、民主人士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花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锁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马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刘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李氏

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张氏

彭祖活了八百八不该对妻说实话

洛宁县城郊乡溪村村姓氏文化调查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贺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郭氏、在礼王氏

洛宁县在礼村姓氏文化调查-在礼陈氏、故县陈氏

老虎啸雄风 生彩耀平生——《同共和国一起成长》序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一、家传往事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二、孩童岁月

《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三、跃进年代

回忆七零年洛宁县城关公社在礼大队干群治理洛河片段

洛宁在礼刘氏世系碑序、在礼锁氏家谱序

作者简介:马老虎,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