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文苑】金秋盛典//稷山 杨爱兰

 后稷文苑 2020-07-22

感恩相遇  稷山文苑

金秋盛典

 
稷山 杨爱兰  

秋分时节,天高云淡,秋阳高照,金风送爽,万荣李家大院鼓乐喧天,欢歌笑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洋溢着沁人心脾的丰收气息,一派喜气祥和的景象。

首届中国(运城)农民楹联颁奖盛典于九月二十五日在有着“中国楹联第一院”美誉的万荣县李家大院如期隆重举行。

怀着虚心学习、同喜共贺的心情,我们在诗联协会李会长的带领下,前往李家大院,一睹盛典的空前风采。

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潜力十大民居建筑、中华楹联第一院。李家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晋商三蒂莲”,而又 有 别于乔家的名、王家的院,李家以善为重,“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道尽了善的真谛。

 我们进入高悬着”惟善为寳””脩德为善”字牌的大门,沿着上空挂满了善”字灯笼,地上青砖铺就的甬道直向颁奖会场走去。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主席台上“首届中国(运城)农民楹联颁奖盛典”的红色大字。大字下方的横梁上描绘着子实饱满的麦穗,逼真而耀眼。楼梁下方及大屏幕也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到处呈现出浓浓的丰收景象。

主席台的方柱上是一幅对联,右边是“自从盘古开天地谁叫农夫捧砚“,左边是“敢与孙髯对仄平我登大雅夺魁”,红底金字鲜艳夺目,彰显出主题旨意。

十点整,舞蹈《红红火火的日子》拉开了盛典的序幕,欢快的舞曲,优美的舞姿吸引着每位与会嘉宾的目光。第二项是市委领导致辞,中楹联领导讲话。接着是李燕、郝飞演唱的《这里最早叫中国》,美音唤起声声回应。第四项是楹联大朗诵。六位朗诵者分别朗诵了”齐声高颂新中国、音韵铿锵大运城、农民联家颂心声”三部曲,声音激越昂扬,催人奋进。紧接着是颁发优秀奖。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稷山县楹联学会陈小明会长所撰写的”作农户多牛,耕无税,医有补,给个神仙休想换;爱国家盛象,收勿忧,粜不愁,发条微信已成交”的对联获得了优秀奖。当陈老师神采奕奕地走上领奖台时,我们几个都兴奋不已,纷纷点开手机忙着拍照,录像,急急地转发,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

陈小明老师是河东联坛十二秀之一,共获市以上奖80多次,收到全国各地诗联赛事获奖证书70份,曾有作品入围第一届中国楹联最高奖甘堂奖,真乃楹联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我对他敬佩不已。



在歌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之后,二、三等奖获得者纷纷亮相主席台。而当一等奖得主一一河南省的尚洪涛老师登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撰写的对联是”盘腿正炕头谈笔,眯眼看万顷绿原,三秋硕果两杯酒:开颜是垄上耕耘,悉心侍百年黄土,满面春风一袋烟“十分开阔,又十分接地气的联句让人回味无穷。

有趣的当是联家互动,获奖农民楹联家们即兴对联,场上气氛空前活跃。之后颁发了组织奖,演唱歌曲《中国进入新时代》。最后,当大合唱《歌唱祖国》歌声响起时,所有人都尽展歌喉,共唱盛世美好,共歌祖国繁荣。

在万荣李家大院举办的首届中国(运城)农民楹联颁奖盛典精彩纷呈,彰显了楹联文化内涵,突出了鲜明时代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愿这样的盛典延续下去,愿中国农民用糙手种出更多更美更精彩的两行心语,洒播一页希望,收获一世的喜悦!



杨爱兰   出生于1963年,坞堆村退休教师。热爱生活,与书为伴,以文抒情。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