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一章 第四节:槐树庄有个单干户

 后稷文苑 2020-07-22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一章 第一节:斗争恶霸地主韩积善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一章 第二节:神秘的乞丐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一章  第三节:奇怪的长工

NO.4

第四节:槐树庄有个单干户

槐树庄经历了斗地主分田地,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妄图颠覆新生政权的阴谋后,广大翻身做主人的贫苦农民一门心思地在自家农田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韩老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眼下正值春耕大忙季节,韩老二每天天麻麻亮,就扛着锄头在麦田除草,直干到大饭时才回家。

妻子翠珍劝他到吃饭时就回来,免得饿过了头伤了肠胃。

韩老二说,我到地里恨不得把草锄完。如今管好庄稼,到夏收时多打了粮食,就全是咱家享用,苦日子熬到头了,往后咱家可有饱饭吃了。

翠珍知道男人的犟脾气,一见到什么活总想一口气干完,只好说,下次去地里带上个窝头,带葫芦水,不敢叫弄出胃病来。

韩老二知道妻子疼他,便答应了。

韩老二在农田连续除了几天草,把个农田里米米蒿,花地菜各种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只盼能下一场好春雨,就能保证麦苗返青拔节了。

然而老天似与人做对,半个多月春日暖阳,天上不挂一丝乌云。韩老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计靠井水浇田。

然而离他农田不远仅有一眼老井,还是地主韩积善家在旧社会打的老井,靠用人力扳辘轳,用两个柳罐一上一下的从井里打水浇地,既费力,又水小,浇一亩农田得花费两三天功夫,只能浇个水过地皮湿。

然而眼下靠这眼老井浇地乡民们排着号,挨上哪家浇哪家地。韩老二只得赶忙到井边排号站队。

眼看时令过了谷雨,韩老二心急如焚,麦苗自越冬到开春还没有沾过水星星哩。

农村有句谚语叫做:清明麦拔节,谷雨麦挑旗。

可韩老二地里麦苗才开始返青,蔫蔫地没有一点起色,仅长了一寸多长。又过了三两天,好不容易挨着韩老二浇地了。韩老二又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起早摸黑地一个人在井上扳井轱辘浇地,韩老二又是急性子,索性叫妻子翠珍给他送饭,就这样吃在地头,干在井边,翠珍引个小盼还得凑空帮忙回畦,一家人热饭吃不上一顿。

二亩农田足足浇了三天多才勉强浇完。把个韩老二使得皮塌嘴歪,在家休息了几天才缓歇过来。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麦子成熟季节。由于韩老二麦地浇水不足,加之秋种时底粪(农家粪)没施足,小麦长势不好。

收麦时,韩老二推着个独轮车,翠珍引着小盼一家人到地里收割小麦。

小麦杆长得低矮,用镰刀割起来腰弯得低低的,颇费力气。捆割倒的小麦更难了,还需到附近寻找长蔓草捆。头上顶着个炽热的老太阳,汗流浃背地一晌干下来,还割不到半亩地。

到中午吃饭时,韩老二把捆好的小麦放到独轮车上,用绳索系紧,沿着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吱吱扭扭地吃力地往门前的小打麦场推去……

回到家里,翠珍忙忙地烧火做饭,饭熟后,韩老二草草吃罢饭,便灌了一葫芦凉水,拿上镰刀推起独轮车就要上地割麦。

翠珍说,不要命啦!也不躺在炕上缓歇一会儿。

韩老二说,你没听说过六月天,孩孩脸吗?要不赶紧把小麦收回,万一天阴下雨,岂不误了半年的收成?咱全家人喝西北风吗?

翠珍知道男人的犟脾气一上来,十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只好给他又拿了一个窝头说,带上,干饿了就填填肚子!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力气咋干活儿?

韩老二说,你和娃娃缓歇一会就来,咹!

翠珍说,知道!

韩老二拿了窝头便推起独轮车匆匆地走了……

韩老二家二亩小麦全家人累死累活整整抢收了三四天,才算收割毕。

接下来是在小场内碾打小麦了。韩老二没有牲口没有碌碡,只好向邻家壁舍借。然而这像六月天借扇子,谁家碾打不完小麦肯借他使用呢!况且村里人们也是你缺牲口他缺碾打工具,相互协作哩。

韩老二索性先放下碾打活儿,带着翠珍到地里挑水种玉米……

这样直等到全庄各家各户大半小麦碾打完毕后,韩老二求爷爷拜奶奶总算借到了一头老牛和一个碌碡,这才忙忙地碾打起自家小麦。

小麦碾毕后,又没扇车搧小麦粒,韩老二凭着力气大,硬是把二亩小麦用木掀扬干净。临了把扬净的小麦用木斗一量,才一百斤挂零。平均亩产不到六十斤。

尽管小麦减产,韩老二还是心里喜滋滋的,不管咋说,家里总算有了小麦,磨成面也能时不时地吃上卷子卷馍(指白面馍)了,这比旧社会日子好多了。

这年秋收前,槐树庄开始了成立互助组。庄里一些亲戚邻里三家五家,或十家八家自愿结合在一起,统一使用农具,耕种土地,按劳分配粮食收入。

韩老二见庄里出现了互助组,却按兵不动。妻子翠珍说,咱家就你一个强劳力,又没有牲口啥的,耕种庄稼忒慢也忒费劲儿,不如咱也参加互助组吧。

韩老二用鼻子啍了一声,说,进了互助组,种庄稼干活就没了自主权,再说,互助组里有的人奸滑,磨洋工,咱又不会藏奸甩懒,咱跟上他们太吃亏!

翠珍说,那农忙时收庄稼就得咱家独个吃苦受累了。

韩老二说,咱有的是苦,怕啥的!

翠珍担忧地说,没牲口咋办?

韩老二说,除过死方都是活方,借别人的,最多庄稼活儿慢些,怕啥的!再说,咱努力干两年,买头耕牛,再添置些农具不就行了吗!

妻子翠珍劝不动他,只得作罢。

韩老二心想,凭我一身好苦,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不愁从土坷垃里抱不出金娃娃来。做为从旧社会受苦经历过的农民长工,他感激共产党,热爱新生活,他对属于他的二亩土地看的十分金贵,他自信地认为凭自己的双手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生活。

社会形势发展超过了韩老二的想像。在此后短短地一两年间,槐树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庄干部的努力下,由互助组继而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翻身做主人的农民们把土地和生产工具等统统归入社里统一支配使用,由个体私有制逐步过渡成为集体所有制。

入社的男男女女社员整日成群结队,在社里的农田集体劳作,农活进度快,而且不违农时,到大忙季节,及时地把地里收入抢收回来,统一按劳分配,初显了集集化的优越性。

韩老二呢,已经成了全庄唯一没入社的单干户。虽然地里庄稼远不如农业社集体劳作进度快,生产工具也不齐全,但他还是一根筋地拼死拼活苦干,农活虽说往往落在后面,好歹总算把成熟庄稼收到家里。

韩老二一家省吃俭用,粜了些粮食买了一头老耕牛。

这期间,社主任刘明奎(已任社长)多次劝韩老二入社,韩老二拒不听劝,其间,妻子翠珍也嫌跟着他太受苦累,劝他说,我看咱就入社吧,你看入社大家一起干活多省事,一年到头也不少分粮食。

韩老二不高兴地说,你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屁!

后来韩老二在全庄落了个单干产的外号,就连小孩见了他都远远地喊道,单干户,单干户!

韩老二听了非但不气不恼,而且反以为荣……



胡根庆,自号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下迪村人氏。曾于八十年代在《河东文学》发表万余字的中短篇小说《野寡妇》《天边有一片晚霞》等作品。在《山西农民报》《山西老年杂志》《运城日报》《枣花报》等作品均有刋登。曾在《电力杯》大赛中小说获一等奖,《交通安全》征文大赛中小说获二等奖,《稷医杯》征文大赛中散文获二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话剧微电影等在各网络平台已发表千余篇。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