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张友文”开始参编高校教材啦!

 双十一张友文 2020-07-22

昨夜很晚才抵达会议指定的酒店,累得不得了,登记入住后就上床睡了。原计划早饭后细读会议材料,突地想到难得来一次山东师范大学,遂决定先入校园参观。冬天的济南比江城更冷,毕竟它位于黄河以北。戴上帽子、裹上袄子方才出门。为了领略北方高校校园文化,冷一下是值得的,我想。

在我的印象中,山东师范大学应该是一所“985”院校。事实上,连“211”都没被评上。个中原因是名额受限,当年山东省只有4个“211”的指标,此校本来非常有希望上,结果……这正如单位评先、评优或评职称是一个道理。

校园道路上黄叶铺地,满眼古色古香,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不了解校史的我以为正身处百年老校,据说有一栋教学楼是梁思诚设计的。问一学生教学楼三在哪,他热情地说跟我走。路上看到小伙子与他人用师弟、师兄相称,推想他们是研究生级别。细问后证实了我的猜想,该引路人正是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行政楼参观时,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校训为“弘德明志,博学笃行”;校园精神:“尊贤尚功,奋发有为”。这些中国字除了文学味浓厚之外,还能给师生们力量与鼓舞。转入3号楼,找1341会议室。按我的习惯思维大约是3楼,于是往3楼行。万万没有想到楼道和走道尽是专心“考研”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劲头让我吃惊,忍不住摄下近两分钟的视频,旨在让我的学生和儿子看看,让他们看看人家是多么地勤奋、多么地忘我。这么冷,他们却起得这么早!今天可是周六,完全可以睡睡早床——放松一下,可这批莘莘学子这么早就上岗了。

与本校陈夫龙老师聊起此景观,他说我时常在办公室里被学生们读书声所扰,但我能体谅并原谅他们;有这么多好学上进的学生,也是我校的骄傲。

离会议开始还有20分钟,马上返回一楼,生怕晚于自己的老师汤哲声教授。原来会议室就在一楼,我被传统思维误导了。本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合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承办,主要议题是编写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教材《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与网络小说》。

我的座位签在另一个顶端,旁边是空着的。后来会议主办方觉得把苏州大学汤哲声教授和本校文学院孙书文院长的座位签移至我所在的这一头为佳。这么一挪,就与汤老师为邻。我马上把自己的座位签与还未到会场的老师对换。如果是吃饭,学生倒是乐意坐在老师旁边,便于给老师敬酒,而这是开会——非常严肃的场合,我得马上“逃”,省得老师说我开会不认真、做笔记不详细。如此举动,算不算是学生对老师充满敬畏之心呢?

孙院长致欢迎辞,且以老舍《济南的冬天》打开话匣子。他说编写教材是大事、好事、正事,对学生来说功德无量。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咏社长说编写此教材对老师们评职称帮助不大,完全本着一种情怀,在此谢谢各位老师。教材主编汤哲声教授说编教材目的有三:一是打造一支全国性研究队伍;二是针对学生们原生态阅读,力争编一本好教材;三是成为学术增长点。

接下来,各位老师纷纷发言:在史学化、理论化基础上,兼顾学术性、趣味性和广泛性;少用形容词,排斥形容词,尽可能地客观呈现……来自西北大学的冯鸽老师说快餐文化时代,需要快读。如何快读呢?冯老师打开手机,现场读了一段,对我启发很大。为了与时俱进,此教材还配有二维码,重在文本解读。为了让内容丰富多彩,与之配套的还有语音,也就是把一些重点作品梗概朗读一下,旨在吸引读者。在这个诱惑空前的当下,如何读学生们静下心来阅读,教材编写组可谓煞费苦心。

(右)汤哲声教授      (左)“双十一张友文”

汤老师补充说我的老师范伯群先生当年参与王瑶主编的一本文学史,给他只分派了五百字关于张恨水的写作任务。为了写好这五百字,范老师花了半年时间看书。正因为这宝贵的五百字开启了范老师的学术生涯。老师的这番话对学生启发很大。此教材关于“公安小说”部分只有两节,不足2万字,但却给了“公安文学”一个名份(不管是正室还是偏房),给了我一个平台,从此公安文学进入了“文学史”。到目前为止,全国有数百个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差不多都有军事(题材)文学章节,却没有给公安文学留一个合法席位。实际上,军警数量相当,都是200多万,为何军事(题材)文学名声这么响亮、地位这么显赫,而公安文学却迟迟不能入文学史,不能进入学者的视野。如今把公安文学引入高校教材中的正是汤老师。此前,汤老师笔下只有“公安法制文学”的概念,现在才把“公安文学”(公安小说)单列出来,这真是一大学术贡献。

这次教材编写会于“双十一张友文”而言,不亚于“遵义会议”般重要,它必将成为我人生的重大分水岭,遂记之。

附“张友文”简介自诩“双十一张友文”(参评“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学言说者”、自号“功不唐捐斋主”;苏州大学博士生、湖北警官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研究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学员、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版《回望公安文学》等专著四部,受邀至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实战部门讲授“公安文学”43场次,并在部分高级中学和高校进行(公益)励志讲座数场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