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桥第一楼的百年沧桑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7-22

在板桥老街的北面有一座二层砖瓦结构的楼房,从外观上看,已经非常破旧,从门窗和裸露的墙面上来看,很明显是重新翻修过的,似乎建造的时间并不是很久。

但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楼却有着不平凡的历史,老板桥人把它称之为“公司楼”,也有人叫它“徐家楼”,但它还有个称号叫做“板桥第一楼”,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板桥的戴、西善桥的蔡”曾经是流传在板桥、西善桥一带的民间姓氏谚语,意思是说这两个姓氏在当地不但人多,而且很富有。

据当地老人介绍

这幢被称为“板桥第一楼”的建筑原为板桥老街一戴姓先人于清朝末期所建,是板桥老街的第一座楼房。后因家道衰落,戴氏后人于1926年将其转让,接受方则是当时板桥著名的华兴农业有限公司。

原华兴农业有限公司办公楼。

图片来源:网络

创建于1921年的华兴农业有限公司于1922年从安徽省明光镇搬到板桥镇后建华兴村。公司在总经理李殷宏先生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1926年,华兴农业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李雨洲、李云龙购买了位于板桥老街的这座楼房,开办了利民商店和新新洗浴室。

徐志金老师

图片来源:板桥小学

据原板桥小学徐志金老师介绍

这座楼房原为砖木结构,上下各三间,建筑面积有300多平方米。二楼为木地板,有木制楼梯可上下。大门为传统的可拆装木制门板。这座楼的后面还有两排平房和院子,为三进三出。前面的楼房用来做生意,卖日用百货,后面分别为会客室和新新浴室。

图为原来可拆卸式门板,如今已经换成了铝合金门。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南京,南京沦陷。南京沦陷前,华兴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避难,利民商店停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村民陆续回来重建家园。李雨洲的长子李晋卿和归侨黄信洪代理村政,利民商店重新开张,店主为华兴村创始人李殷宏之子李永休,李永休改利民商店为宏记五洋杂货店。

据李永休之女、现定居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李美龄女士回忆,她小的时候经常在店里玩耍,她还记得父亲雇了当地人做伙计。

图为李永休先生的“宏记五洋杂货号”在安徽明光加入商会的证书。

图片提供:李美龄

这幢楼房于1948年再易其主。1948年12月,宏记五洋杂货店停办,转让给了板桥人徐长庚、徐长明兄弟二人。徐氏兄弟以此楼为门面做生意,曾卖过杂货、猪肉和豆腐等。因为楼房主人为徐氏兄弟,故板桥人又称之为“徐家楼”。

1952年板桥镇成立互助组后,板桥供销社租用此楼。楼下经营日用百货,楼上做办公室,后面的会客室做为会计办公点,浴室用来做仓库,堆放食盐等。自此,这座楼房被当地人称为“公司楼”。

图片来源:网络

1966年文革开始后,此楼及后面的房屋由板桥房管所接收,仍为板桥供销社经营及办公用。直到1983年,根据有关政策,此楼归还于徐氏后人,但后面的房屋仍为房管所所有。

如今的楼房已经大为变样,早已没了旧时的模样。原来的木制楼梯和楼板已经不见了踪影。

摄影:郭摄添像

如今这座历经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老楼仍静静的伫立在板桥老街上,却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与喧嚣。它见证了板桥历史的衰与盛,也给一代又一代板桥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忆。

 如今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板桥老街曾经的繁华早已落尽。也许多年以后,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楼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为又一个记忆……

 过   客

 2020年7月于板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