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荣 || 荆轲择死

 艺笋 2020-07-22

荆轲择死

周荣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当人质,由于不堪秦王的苛待,逃回了燕国。后来秦国侵略齐、楚、韩、魏、赵等国,各国各谋其政,不能采取合纵抗秦的战略,被秦国各个击破。秦国势力日渐强大,眼看就要攻打燕国,情势危若累卵,燕太子十分忧虑,无奈之下,太子丹就派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

荆轲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带上秦王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最肥沃的督亢的土地地图,携同秦舞阳到咸阳去见秦王。

秦王在大殿上接见荆轲,秦王验过人头,就看地图,展开地图,藏在地图里准备刺杀秦王的匕首就露出来了。荆轲见事情败露,就抢过匕首向秦王刺去,刺杀失败,荆轲被秦王的臣子砍杀了。

荆轲被杀死后,惨不忍睹的尸体就横卧在大殿的血泊里,他的魂魄化作一股浓烟游离尸身,在秦宫大殿里悬浮着、游移着,荆轲尚未消散的意识模糊地知道自己已经杀身成仁命归黄泉,可他的灵魂久久不肯离去,他心有不甘,从进殿到血溅尘埃也就半柱香的工夫,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仅存的一脉气息让他幻想着:如果秦王已知自己要去刺杀他,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自己会不会被杀死呢?他被这个奇怪的念头牵引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让他想弄明白结果。他的灵魂仿佛飘累了,悠悠地附着在秦王的头顶,浑浑噩噩象入梦一般,一幕画面在眼前朦朦胧胧地展开:

荆轲带着秦舞阳上殿,荆轲在前,秦舞阳在后,走到宫殿台阶上,秦舞阳就浑身发抖,多疑的秦王见此情景疑窦丛生,但在自己的宫殿上,手中又有千军万马,秦王有恃无恐,心思却在转着:燕太子做人质时,秦国并没有善待他,秦国欲兼并六国,穷兵黩武,攻城略地,大肆杀戮,想置他死地而后快的大有人在,这个荆轲气宇轩昂,凛凛然既有壮士之胆识,又有侠客之风骨,若能为大秦所用也是人尽其才,但他会不会是燕国实施的苦肉计派来刺杀本王的剑客呢?看那个捧匣子的随从胆颤心惊地,莫非做贼心虚?这里面一定有诈,善于攻心的秦王不露声色,准备试探一下。

验过樊於期的人头,秦王喜形于色,对荆轲赞道:“荆壮士诚意可嘉,为本王立下大功一件,把地图呈上来!”荆轲正要献上地图,秦王突然面色一寒,转喜为怒,盯着荆轲说:“慢,荆壮士,这地图里面不会藏着一把要刺杀本王的匕首吧?”

荆轲略一惊诧,眉峰轻蹙,捧地图的手也轻轻抖动一下,这一秋毫之微落入秦王眼里,秦王手一挥,侍卫就把剑架在荆轲的脖子上了,待搜出图中匕首,待卫就要杀了荆轲,被秦王制止了。秦王轻蔑地对荆轲说:“太子丹也太小瞧本王了,想我大秦,兵足将广,文官运筹帷幄,武将勇冠三军,挥师气吞山河,铁骑横扫南北,耳目遍及六国,雄师踏平海内,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你们这点小伎俩休想瞒天过海!”荆轲自知有辱使命更难全身而退,坦然昂首:“既然羊入虎口,要杀要剐来个痛快!”秦王居高临下,揶揄道:“你是痛快了,你的九族可要倒霉了,本王秉承天命,东征西讨,战无不胜,一个弹丸燕国,就如一只蚂蚁,捏死它易如反掌。本王顾惜你是条英雄好汉,良禽要择木而栖,若你归附大秦,依本王旨意告诫燕主,我便让你做秦国大官,且许你大秦皇室姻亲,荣华富贵尽你享用,若有忤逆,等本王蚕食鲸吞了诸国,定把你祖宗的坟茔挖出来,一把火烧他个灰飞烟灭!”

荆轲低头寻思着秦王的残暴,心下一动:罢了罢了!自古忠孝难全,燕国气数将殆,沦陷水火无人能救,还是保命要紧,就依计回燕国复命。

燕太子获悉荆轲卖国求荣,叛主辱宗,气得大骂:“你这个不仁不义的逆贼,你的好友田光,为了燕国百性不遭生灵涂炭,樊於期也为助你完成大业皆不惜生命,伏剑殉节,你有何面目去面对他们面对你的列祖列宗,我杀了你!”

荆轲木然说:“我已和秦国皇室有婚约,你若杀了我,只怕日后会比我死得更惨!”荆轲把秦王的威胁转述给太子丹,太子丹气得吐血,怒火万丈:“你快给我滚!”

荆轲就又滚到秦国,秦王给他封了官,但并未重用他,只许他鲜衣怒马地做了大秦皇室的乘龙快婿。

燕国最终也被秦王挥鞭荡平……

荆轲暗自庆幸自己因识时务而幸免于难。从此过上了优渥的贵族生活。

荆轲走在街上,总有人指其脊梁:“看,这就是那个卖主求荣的荆轲!”“啍,软骨头!”“小人得志!”有人甚至用烂白菜、碎石块、臭鸡蛋掷砸他的马车。有天他正要下车招摇过市,不知哪里跑出只疯狗一下子扑上去咬他一口,又呲牙咧嘴地对他咆哮着……

荆轲的灵魂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他极力回忆冥冥之中的情景,嘴里嗫嚅道:"不,不,不!我不会做投敌变节的懦夫,我不想遗臭万年,我不能愧对好友和祖宗,我不可像过街老鼠一样任人唾骂,还是让我死了吧!”

荆轲一激凌,载着他灵魂的那股浓烟随着殿外射进的一抹阳光慢慢消散开来,仿佛驾云而去……

【作者简介】周荣,女,1964年生。南阳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南召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曾在全国小说大赛中获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录在《夜警》、《中国诗文优秀作品选》、《佳作荟萃》、《青年微型文学作品选》、《聚焦摩根》、《成风化人润龙乡》、《南阳文化江湖(第二季)》等多种集子。爱读书,爱文学。脚踏红尘,笔抒胸臆。红笺为媒,传播正能量,赞颂真善美。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