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问顶神农架|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问顶神农架

/ 山栀子

旅游的目的地,不是水,就是山,或是一座城。

唯有登山,最是辛苦。

这些年来,远去,登过泰山、崂山、井冈山、武当山,还有九寨沟的山;近走,爬过石首桃花山、宜都九凤谷的山、五峰柴埠溪和后河的山。不论是名山,高山,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或幽静,或古老,或高峻,或雄奇,或险峭,或秀丽。进山,最能安放一颗浮躁的心。还有,似乎越高越深之处,越是藏匿着诱人的风景。因此,即使再辛苦,高山深林,都是人们向往的好去处。

2018731日,我有幸登上“华中第一峰”——神农顶。

去神农顶,心有悻悻。本是先去神农谷的,不料,到了神农谷,浓雾迷漫,目及之处,除了雾,还是雾。失望之余,本想沿着悬崖栈道体验一下在迷雾中高空穿行的感觉,却禁不住扑面而来的寒风冷气,浑身瑟瑟发抖,只得作罢。于是我提议,返回登神农顶,或许待到爬上顶峰,天气就转晴了。先前,关注天气预报,说是上午晴下午雨,昨天就验证了这天气。上午朗朗晴空,让我们在“天际岭”和“板壁岩”饱览了一番碧空如洗,白云缭绕,人与天接,一览无余的美景。下午风云变幻,暴雨袭来,时晴时雨,大雾漫漫,朦朦胧胧,寒气逼人。

待到神农顶下,朝山顶望去,天色明朗了许多,全无先前神农谷昏暗之色。不过,能看看一团团的雾气向山上移动。游客已众,我的车只能停在离入口很远的公路上。

登山之路取了个好诱人的名字——“青云梯”,路口还立一“平步青云”巨石。很多游人在石旁留影纪念,毕竟,平步青云的美好,大家都向往。

3106米,这是一个令我神往的数字;2999步台阶,我真不曾想像过它的高度和难度。但是,当我登上699步的标志时,我切身感受到这个数字的可怕。在我感觉乏力时,我给自己确定每百步休息一次的小目标;可当我到达999步时,我发现,每50步休息一次,勉强可以坚持;当我到达第1299步时,我发现,每百步要休息三次了。登山中,我总喜欢时时地仰望峰顶,每看一次,它还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我的信心就会消减一次,放弃的念头便愈加强烈。

这样的登山,如同大浪淘沙,越往高处,身边的行人就越来越少;迎面而来的,还有不少先行者半路而止,选择了下山。在1099处,我也有过回头的念头。想一想,来到神农架,不登神农顶,不是枉来了?看一看,我女儿和她同学就在我的后面,我也一回头,她们只怕也正好随我放弃了。很快,放弃的念头在一瞬间逝去,我继续向上。

我放慢了脚步,而且不再一次次地抬头仰望顶峰,那隐没在晨雾中,遥不可及的顶峰。我突然发现,不看目标,只管脚下,放慢脚步,看一看途中的风景,疲乏的感觉竟不再是那么强烈。

雾是越来越大了,飘飞的云雾把这里渲染得似仙境一般。

台阶两边,箭竹丛生。初见时,我以为是我的家乡常见的“水竹”,似杂草般,永远长不高的那种竹子,多死于农人的刀下。在神农架,它竟成了“箭竹”,据说在古代,它是巴人射箭的主要材料,成为农人利器。箭竹长得极为丰富,远远望去,还以为这漫山遍野的是碧绿的草原哩。

近在咫尺,冷杉林立。这冷杉,粗壮笔直,成片成片,越往高处,越是粗壮高大。它们彼此之间似乎生长得很是默契,间距相当,排列整齐,姿态一致,笑傲群峰。有的地方,巨石成堆,散乱地铺在山坡上,却阻挡不了冷杉生长的脚步,有一棵冷杉,竟将它的苍劲有力的根须抱石生长,极为壮观。有的冷杉,满身疮痍,残躯断枝,但头顶绿叶葱茏,也是鲜活的生命。一路向上,也时常见到被风雨或雷电击倒的冷杉匍匐在地,或化为朽木。再强悍的生命,在大自然的面前都显得极其渺小无力。

冷杉之下,多是高山杜鹃。可惜,早已过了红花盛开的季节。

令人惊叹的是,在平原丘陵地区常见的“覆盆子”,我们常说的“梦子”,居然也能在这高寒之处自由生长,只是成熟得比山下迟多了。

接近1699步台阶时,雨势越来越大,我也是气喘吁吁。看着山下已落在后面不知何处的女儿,我打算回头下山,1699步,也算是一种宝贵的经历。突然,一只云雀飞落到我的眼前,一步一步,似行人般跳跃着攀登。我拿起手机,捕捉着这难得的镜头。云雀似乎也没有了多大力气,或是因高空低温的影响吧,它的一步步也很吃力,奔到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它张开翅膀飞到了护栏,然后又跃下石阶,衔起一根绿草,在游人的欢呼声中,飞向一棵松树的枝头。我兴致勃勃,加快脚步跟上它,只直它隐没在丛林里。原来,我已越过1799步台阶,登上了半山腰的一段平台。关键时候,前行的信念,就是眼前的一只鸟儿。它引着我心无杂念地越过最艰难的一段障碍。

遭遇一场大雨,幸好我们及时地赶到这平台上的一处服务点避雨。很多人因这一场雨选择了就此停步。我也想就此作罢,试探着问女儿,还上吗?她说,都到这里了,还剩下1000来步,半途而废,之前的辛苦不是白费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没有想明白。我迅速地扫码60元,买了两年雨衣,拉着女儿直奔雨中。

老天总是眷顾有心人。越过1999级台阶时,肆虐的雨停了,天空的阴云淡去,太阳露出了它的笑脸。我们一齐欢呼起来,这最后的1000步,一瞬间变得不再艰难。我和女儿,如愿登上了神农顶,向这矗立在华中屋脊上的一座“巨鼎”叩首。

问顶神农架,3106米,2999级,值得纪念的一次人生之旅。登山问顶,也是人生之路的攀爬。需要坚持,没有坚持,就到达不了顶峰;不能走得太疾,脚步匆匆,会错过路边的风景,也会筋疲力尽;不能眼中只盯着顶峰,当它成为负担时就会消磨我们的信心;关键的时候,还需要刺激和鼓励,正如那只飞到我面前的鸟儿,也如我女儿的一句“提醒”,适时校正你的选择和方向。

人的一生,一定要有过一次“登山”之旅。登高问顶后,方知从来没有平步青云。

——201881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