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谷溪畔】所有的期待过度,最后都成了事与愿违|胡守明

 乐乡树人 2020-07-22

所有的期待过度,最后都成了事与愿违

文 胡守明

双是儿子的同班同学,一个十足的帅小伙,成绩也酷酷的,是那种让人一见就忍不住嫉妒他母亲好命的角儿。听闻双要搬来我们楼上住了,儿子提议上去看看他,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好家伙!居然有了这份情商,真让我刮目相看。我立马停下手中的活,响应儿子的号召。

来到楼上,大门虚掩着。我和儿子小心翼翼地推门进去,只见客厅里一片狼藉,双的母亲正忙着收拾刚刚搬过来的东西,见我们进来,压低嗓门招呼我们。我正纳闷:她高大的儿子哪里去了?怎么没见他帮忙收拾东西?一抬眼瞥见客厅一角,一桌,一椅,一灯,一人,双在桌边做着作业,神情颇不平静。儿子刚上去跟他寒暄几句,双的母亲便狠狠剜了他们一眼。但他俩并未注意到,继续谈笑风生。双的母亲有点坐不住,大声喊道:"双!赶快做作业!时间不等人哪!"我儿子惊得一身冷汗,连忙用眼神示意我"撤",我俩只好讪讪离开。

不知是压力过大还是状态不佳,那次期中考试, 双考得一败涂地,可能刚够个一本线。他妈妈急得不行,直嚷嚷要把儿子转回县市一中,说那样自己可以盯紧他,老师也都是熟人,还可帮他开点小灶。只是双死活不肯回,这事才不了了之。后来儿子他们年级组织假期研学旅行,久在樊笼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报了名,双也不例外。可双的母亲说已跟他请好了一对一辅导老师,假期时间很宝贵,千万不能浪费。最后母子俩弄得不欢而散。再后来,尽管双很努力,时间也抓得紧,可他的成绩仍就愈况愈下,再也酷不起来。

给孩子过大压力,其实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一点点毁掉孩子的正常生活,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当一个孩子背着重重的石板赶路,他连普通人都赶不上,又怎能出类拔萃呢?

姑姑得了孙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召开家庭会议,商讨孩子的教育成长大计。由于我表哥表嫂都是985名校毕业,所以全家人都希望这小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姑姑每天抱着孩子,尤如抱着皇子一般,觉得自家孙子皮肤白,脑袋大,眉毛浓,目光精灵……总之哪哪都与众不同,更断定,这孩子以后就不是等闲之辈。当街坊邻居来逗逗小孩,姑姑总是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别挨孩子太近,别口对口说话,这样不好!"时间久了,大家也就很少逗她家小孩了。一晃孩子会跑了,姑姑从不让他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说是别家的孩子太疯太野,这样会带坏她的孙子。时间久了,她家小孩没有一个玩伴,每天站在窗前发呆,看见生人就往大人身后躲,性格越来越孤僻。

一转眼到了上学年纪,表哥表嫂摩拳擦掌,早已做好了教育规划。幼儿园就做了阅读计划。由于小孩不识字,大人每天给孩子读很多篇故事。我有一次亲见表嫂给孩子读故事,小孩却一直东张西望,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再不就是身上痒痒,要妈妈给挠挠,哪里还听得下去?我们都劝嫂嫂不要读了,孩子太小,注意力不能集中很久,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更好。上了小学,表哥表嫂跟小孩制定了练字,阅读,钢琴,绘画,篮球等十来项计划,说是素质教育要跟上,小孩要全面发展,以后才能适应社会。小孩的时间被安排得密不透风,每天只看见一张稚气的,面无表情的脸,机械地跟随父母行走在各培训机构间,没有欢笑,没有童趣。

不是所有的期待都会如期而至。姑姑家对孙子热火朝天的教育终究亮起了红灯。

那天表嫂在上班,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嫂嫂慌忙赶到学校,其时正是下课时间,其他同学们或在走廊玩耍,或三五成群在教室聊天,唯独自家小孩呆坐在教室角落,孤怜怜的,一脸迷茫。老师跟嫂嫂说,你家小孩太孤僻了,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连学过好久的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做题常常出错……总之,目前就有掉队的迹象。嫂嫂听了大惊失色,没想到全家这么努力,孩子不但没有出类拔萃,还连一般都赶不上。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期待:父母期待子女成才,妻子期待丈夫挣更多的钱,老师期待学生更有成就,老板期待员工更加努力……有期待是好事,可以激励我们朝着目标奋进。然而无处不在的期待一旦过了头,就变成了精神虐待。期待者怒其不争,被期待者苦不堪言,到最后往往事与愿违。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初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