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不值得爱的时候 在每一个班级中一般会有一小部分“特殊”的学生,或许反应较慢,或许记忆较差,或许举止夸张......而我们往往盯住了这些孩子们的短板,理所当然的给他们扣上了“问题学生”“差生”的帽子。在我班上,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小宇,之所以说他“特殊”。首先是因为他的行为很怪异,课堂上,你会猛然间发现他的座位空了,在你急匆匆的走近才发现,原来他是偷偷的躲在桌子下面,不是在摆弄自己的书包肩带,就是在扣桌子脚,这让你哭笑不得。有时,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他用尺子和圆珠笔做成机关枪疯狂的扫射周围的同学,而嘴巴里也发出“嗒嗒嗒”的声音,弄得全班哈哈大笑。犯了错误,当我批评他时,他会耸拉着脑袋,不停的认错保证,而我一转身,他便好似一切从未发生,依旧是我行我素。学习上,他也很特殊,在课堂上,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时不时的用小手戳戳同桌,快下课时,抢过其他同学的作业本,照猫画虎似的,交上一篇“涂鸦”式的作业。至于家庭作业就更不用说了,根本难以看见他的大名。不得已想寻求他父母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但来学校的只有他的一个年迈的爷爷,还没等我说出口,他爷爷便抱怨起来,说孩子他爸妈长年在外工作,他自己又没有什么文化,不会辅导孩子,希望老师能多多管教。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马上被泼了冷水。行为怪异,管教不听,几个星期以来一点进步都没有,所有的表现让我不得不对他的要求降低,或许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那是一次课后,由于我手上的东西很多,无法一次性将全班的课堂作业搬回办公室,所以我说:“哪位同学能帮忙搬一下作业本?”班上有很多女孩子举起了小手,我心想:还是找男孩子吧,他们力气大点。由于是课间,大多数男孩子都在教室外面玩耍,还有的在位子上做着作业,可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还是我自己搬两趟吧!”我心里默默的想着。可意外的是,小宇竟然屁颠屁颠的从教室后面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帮您吧!”我微笑的说了一句:“谢谢你!”不一会儿,到了办公室,他把作业本整整齐齐的放在我的桌上,正当他准备走出办公室时,我叫住了他:“小宇,你今天表现真棒”他没有说话,只是腼腆的一笑,脸蛋红扑扑的。我随后说到:“你今天的家庭作业交了吗?”看着他默不作声,我明白了。我继续说到:“老师相信你明天的家庭作业肯定会完成的很好,所以老师明天会亲自收你的作业,老师相信你是个很棒的孩子,你明天一定能交作业的,对不对?”听了我的话,他突然间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是被我突如其来的赞美给惊到了似的,然后他狠狠的点了一下头。第二天一早,当我走进教室,只见他正襟危坐,课桌上摆着他的家庭作业本,我翻开看了一下,虽然有错误的习题,但总算是能够开始做作业了,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了他。看着他高兴的样子,像是得到了一个心爱的玩具一样。接下来几天,他基本都能按时交作业了。这令我感到疑惑:为什么小组长检查就写不完,而换成老师检查就能写完呢?我想这可能是源于他对“重视的渴求”。老师检查他的作业,他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所以也就格外努力了。接下来我开始找各种理由来鼓励他,时不时的表扬他的一点小进步,比如:这节课能够端端正正的坐好,今天又按时交了作业,作业本上的字迹变好了。与此同时我也跟他有了一些小约定,譬如:下节课老师希望你能举手发言,下次作业你可以把字写的更好。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小宇有了点滴进步,上课也很少躲在桌子下面了,作业也基本每次都能交齐了,更值得高兴的是,昨天上数学课,他都举手发言了。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呀!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人之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应有或更多的关爱、鼓励。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面对特殊孩子,我们也要付出特殊的爱,更多,或是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