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书奎 || 念母亲(散文)

 艺笋 2020-07-22

祝福母亲节

楚楚

祝贺声声出心田

福如东海寿南山

母亲生性甘付出

亲子亲孙功盖天

节来不顾为家忙

日子再苦心也甜

快趁中华太平世

乐福乐寿乐平安

2020.0510母亲节晨

念母亲

妈妈!您离开我们虽然已经十年了,但您的音容笑貌时刻伴随着儿子度过春夏秋冬,走遍东西南北。多少回提笔想写写对您老人家的怀念之情,却都次次搁浅,就连哥哥提议在您三周年时各写一篇纪念您的文章,最终也未能成篇。因为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比山重比海深。一纸一笔,任凭儿子怎么写,也不能表达您老人家之万一。

妈妈,今天,儿子理发,镜框中竟看见了您“整容"的画面,历历往事不由得也浮现眼前:

妈妈,记得在我儿时,您每次去外爷家,行前总要"美美容",在那特殊的年代,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因条件局限,只能因陋就简,将就凑合。当时的您只能照着镜子,手拿用棒棰捣的锋利碗刺儿,在脸上刮来刮去;或左手食指中指撑一根上了劲的细绳,右手一次次地拉动,以绞额头眉间的汗毛;待梳完头戴上网罩,整容完毕,才穿上平时不舍得穿的灰白色带有碎方块的大襟袄,再裹上雪白的粗布腿带,麻利的"更衣“后,带着被称作尾巴的我开始启程。

妈妈,您教育孩儿,从小就做善良的人,启蒙总是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善恶有报的思想感情。至今,依然记得您讲过一个不知多少遍的故事:先根(很早以前),一老婆婆有两个儿媳,一个心底善良,一个歹毒刁蛮。一次,善良的儿媳为婆母提了一块大肉,不料,途遇暴雨,不慎倒地,肉染泥洉。面对并未责怪的婆母愧疚不已。正忐忑不安,耳闻空中炸雷陡起,便对婆母道:娘呀!看来是儿媳不孝,触怒天庭,就让我去接受老天惩罚,让龙抓走吧!言罢,不顾婆母劝阻,跑出门外。就在这时,随着一声雷响,一道闪电象利剑一样刺破面前大树,倾刻金元宝滚落满地。儿媳才知道上苍是在赏赐自己。另一儿媳闻听此事,便‘东施效颦",在一次雷雨交加的时,将肉块弄脏,送于婆婆。雷声中学着贤惠媳妇的样子朝大树跑去,刚到树下,一道闪电中被龙抓上了天……

妈妈,您还教育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粮食却远远不能解决温饱。而不懂事的我却常常“闹情绪”  。

您就用独特的教方法一一

善意的欺骗(我想当时的每一位父母都是处于无奈)。每当红薯或馍烧焦了我不愿吃时,您总会说:焦哩吃吃眼明;当我不想吃饭中的野菜时,你总会对我道:吃菜长头发,戴花去婆家。当时,我对您的话深信不疑。为了长一双明亮眼晴,我就将烧焦的食物“咯嘣,咯嘣"嚼碎咽下。至于野菜,再没胃口也要吃,因为想长头发去婆家呀!不要说当时,就连在‘去婆家‘对每个顽童仍是诱人的字眼。虽然外婆们絮叨着:抱外孙不如抱门,可内心深处哪个外婆不是对外孙疼爱有加,到了外婆家可以吃平时难以吃到的'东东"(稀罕食物)。


妈妈,您总教育孩儿要勤劳正直,不要染上赌博的恶习。您常说:苦做甜吃,嫑看贼吃饭,先看贼挨打。还讲过一个好吃懒做抽大烟的赌徒的故事,其结局,您是这样形容的:赌赌赌,赌完东西屋;吸吸吸,吸尽南北地。这也许是您虚构的故事,但它让我引以为鉴,照着我从小走到现在。

妈妈,您还言传身教,让我做个身怀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嘴边上常挂着一句话:家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八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铲皂角椎的陌生人,到咱院铲完了树上的皂角椎,又在家里吃了午饭,离行时,您又塞给他两个大白蒸馍。当时,咱的粮食并不宽裕,一时不解的我埋怨道:都叫他吃了一个馍和两老钵子饭了,咋硬要再给他俩白馍?!您对儿子的不满并没作任何解释,只是说:等你以后出出门都知道这是为啥了。是的,如今,儿子不但理解了您的法,而且,您济世扶贫,乐善好施的品德将在儿子身上发扬光大!

妈妈,儿子忘不了您用那好多好多的偏方单方,为自己和别人治病,冻着(感冒)了,您就让吃一把生谷子,喝半碗冷水后用被子捂住发汗;有了瘾(感冒久了),您就用碗刺,扎额头指端和眉心。牙疼了,您就用细榆梢穿鸡蛋煮熟压火。遇着有人脚不青不红无故疼痛,您就用喂虎疗法,先挖一小碗米用小方手巾包好倒扣,让患者坐好。便用手提起手巾在患处绕来绕去,口中还念念有词:上山虎,下山虎;墙上虎,地下虎;屋里虎,门外虎。给碗小米你煮熟,你吃饱,你喝足,该去哪住去那住。念完再"扑扑'吹两口气,然后将碗放平解开手巾,碗中的米果然陷下去一个坑,患者的脚也真的不疼了,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我想,码,这也是一种心理疗法。

妈妈,孩子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到外出打工时,总要和你面别。在您患病那年的重阳节前,为了您烧香拜佛的心愿,我用架子车套上大老犍送您上了梅鹿山。第二天,我要去洛阳打工,专程又跑五六里地向您告别。到了第二年春天,儿子又要外出打工了,怎么也找不到已驾鹤西游两个月的的您,拾掇停当已是夜幕降临繁星满天,我就打着矿灯,唤上同村的外甥一块到半山腰您的坟前和您跪别。以后的日子,每到清明和除夕,不管是风雨还是雪霜我都要和孩子们去看望您老人家,给您送上一些银钱。您在那边也和阳间一样吗?为啥梦中您仍然总是在不停地干活?妈妈,您在那边一定要保重身体。

妈妈,儿子要和您说得话太多太多了,就是写得再度洛阳纸贵,恐怕您的恩情也写不完道不尽。有时间儿子一定会常去看您的。愿您老人家在那边平安吉祥!

不肖子书奎2007年仲夏于栾川

【作者简介】

三槐后代王书奎,家住洛宁院东村

高中肄业务农桑,打工闲暇读诗文

淡薄权贵和名利,注重情谊与缘份

兴至涂鸦图娱乐,碌碌知命无作为

注:王书奎,网名楚楚,洛宁县涧口乡人。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