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撇身捶”、“十字手”类式名考释

 洪式太极 2021-01-25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撇身捶类式名考释

杨式太极有此式名,陈式无之。《陈式太极拳》在庇身捶(《陈式太极拳》名披身捶)及回头当门炮后的过渡动作新加此名,因而从之。名为撇身者可能因此式双拳离身左右分开而取义的。但两个式子因衔接之处不同,所以练法不同。

二路第一撇身捶动作要领:此式是接庇身捶而变的。(陈师原教的庇身捶末一动作的左足尖向右扣转。但《陈式太极拳》中陈师此像则不扣左脚尖。)

《陈式太极拳》对二路的式子并未逐一说明它的作用。但对此式则说为:“假定置于胯间的左拳突然被採,则这时就顺着採的要劲,先以右顺左逆的一小圈,身躯略向右转,右脚为实,接着即以左顺右逆的翻转拳背,以挒劲向左侧反击出去……”,下面又说:“这是直接了当,以求解脱的着法”。

这句话说的是对的。上面说身躯略向右转却又不对了。因为庇身捶式中已说明:“右拳突然撤身而回,向右上方发出肘劲”,这时如有人从左方来攻,当然先顺我右转之势,而向右推我左肘,而不会向左拿我左腕要劲,我应付的方法是左手向右引进来劲,同时向左松塌裆劲,并外摆左足尖,以加稳重心,当对方又欲将按的劲路变为向左时,我方能以左拳向左外下打。下文解释斩手及翻花舞袖却说:“此式假定在上一式撇身捶的着击中没有得到解脱……”,“假定二次解脱还未成功……”云云,是不理解陈式拳法的谰言。应知当撇身捶左手用开劲发出后,左手便是变开为合,拿住对方左腕,方向左转身上右步,以右肘腕下斩。如果解脱未成,怎能转身上步?

第二撇身捶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学者从以上两式的不同练法和用法,可知陈式拳变化最多,学者必须特别细心学习、细练,方能练出一定水平。

二路下双撞捶式名考释:

此式原系二路左冲变右冲的过渡动作,本无式名。我因它有比较特殊的着法,故起此名,以促学者注意。《陈式太极拳》左蹬一根系老式左冲误改,其下亦无式名。

 十字手类式名考释

象形。两手交叉如斜十字状。原是陈式太极拳庇身捶前的开合动作,未有式名。我因教初学者对庇身捶动作都感复杂难记,因取杨、吴等式“十字手”之名,分一式为两式,以便初学者。

要领:步法从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开掤、右进步靠。

左进步挤式名考释:

这是第二倒卷肱后的过渡动作。式子是我编的。式名亦我所起,是说明作用的。他书无此式名。

二路劈架子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名为“披架子”。

要领:当年我学此式时,陈师教的是双逆缠,而左手为拳前开。《陈式太极拳》陈师的拳象则左手以顺缠变掌而开,与原教的相反。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