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大运河时空 2020-07-23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的词语把文字顺序调换一下,其意思基本上不变,比如:讲演和演讲、觉察和察觉、喜欢和欢喜、累积和积累、互相和相互等等,类似的词语不胜枚举。本文要介绍的这组词语是平安和安平。如果熟悉地理的人就会“抬杠”了:“安平”只是一个地名,和“平安”不是一个意思。

其实在古代,用“安平”来表明“平安”意思的时候也是不少的,比如:

1、《韩非子·六反》:“君上之於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2、汉焦赣 《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维,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

3、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况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业,岂可不为之深思远虑,措之於安平坚固之地,以保万世无疆之休哉。”

4、丝弦剧《空印盒》第八场:“事到临危,常转安平,苍天不绝无路人。”

……

并且在历史上,安平用于地名的时候也是很多的,最起码在县一级的层面上比起用“太平”等词语作为地名还要多。想来这也是人们寄予了对生活要“平安”的美好希望吧。至于为何不用“平安”,而用“安平”?感觉一下,如果地名里用“平安”的话,是不是感觉格局上比较小,也比较寻常,用“安平”则一下子就显得“高大上”了起来?

下面就来梳理一下历史上那些曾经称呼过“安平”的县:

一、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这是今天唯一存世的安平县,它在设置之初是西汉时的都尉治所。都尉本是郡太守的副贰官,掌管一郡的军政事务,但在边境和内陆的一些地区的都尉,成为了实际上的政区长官。据《续汉书·百官志》记载:“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大约相当于后世军管、军屯性质的政区。东汉为安平国,后来历经各朝代、分属不同的政区,名字一直未变。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民国时期的安平县地图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安平县城卫星图

二、西汉时的新安平县、西安平县

河北省衡水市的安平县在西汉时属于幽州刺史部管辖的涿郡,而在同一时期幽州刺史部的辽西郡、辽东郡还分别设置新安平县、西安平县两个以“安平”为名的县。

新安平县(在今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西),东汉省新安平撤销入海阳县(在今滦州市西南)。

西安平县,治所在今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叆河尖古城,十六国时期后燕末,由于高句丽的发展壮大,被高句丽占领,后被置为泊汋城。《新唐书·地理志》:“自营州渡辽水,南至鸭渌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薛万彻伐高丽,。 “薛万彻及高丽战于泊汋城”,这场战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西汉时幽州刺史部所属的三个安平

三、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

明朝时为了保障湖广入云南的通道,洪武二十三年于交通要地设置了13卫,平坝卫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六月(1687年)以平坝卫、柔远所管辖区域置为安平县,属安顺府管辖,治所在今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1914年在撤销重名县时,因与河北省安平县重名,改为平坝县。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清朝时期安顺府安平县

四、台湾省台南市

清朝台湾省设三个府一个直隶州,分别是台北府、台湾府、台南府和台东州。安平县是台南府的附郭县,原名为台湾县,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为安平县,治所即今天台湾省台南市。二十一年(1895年)被日本侵占后改为台南县,后改设台南市。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台南府附郭县安平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清代古籍里的安平镇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清代地图上的安平镇

五、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

清朝嘉庆二十四年,以开化府同知为分防安平抚彝同知,管边防税务,分管东安、逢春、永平三里命盗案件,是为安平厅,驻所在今天云南省文山市开化镇。光绪二十六年九月移驻马白关。民国二年4月撤府州厅存县时,改为安平县,后又发现与河北、贵州两省安平县名重名,于民国三年(1914年)1月改名,以“白马关”去“白”字得名。

我国历史上,曾有10多个县用同一个名字,为何现在却仅剩一县在用

开化府安平县及移治白马关

六、除了上述的安平县之外,在两汉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存在有一些设置极为短暂的“安平县”,这个些或者设在偏远地带、或者是侨置县,存在的时间极短,有的在本朝既省并,有的在改朝换代以后被裁撤。

1、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境内的安平县。设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为侯国,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带,东汉永元八年(96)改名平都县。

2、南朝宋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十里皇城营侨置安平县,属高阳郡,北齐废入临淄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青州。八年(625年)又废,不再复置。

3、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在今陕西宜川县东二十四里大村置安平县,属北汾州,西魏大统十八年(552年)改为汾川县。

4、北魏在今甘肃张掖市南置,属临松郡,不久即省入临松县。

5、东魏武定元年(543年)在今山西繁峙县西置,属齐郡,北齐废。

6、南朝梁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镇置安平县,属宁海郡,隋大业初改为海安县。

总的看来,我国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以“安平”为名的县有12个之多,其中的一些县已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的县则是被改名,依然存在于我国辽阔的版图之上,最终只有河北省衡水市的安平县之名得以保存至今。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