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说】灌肠也能“减肥”,你别扯了!

 减约说 2020-07-23

减肥方法五花八门,各式新招层出不穷。曾经一度,各类灌肠方法,诸如“咖啡灌肠”、“大肠水疗”等,其作用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美白”、“排毒”、“通便”、“减肥”等字眼尤为常见。

“灌肠术”作为一种医疗方法主要用于清洁肠道,以及肠道给药等。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以及“保留灌肠”等。通过将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临床上,需要灌肠的情况:

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由此可见,医院中运用灌肠法时,都是有明确治疗目的、不得已为之的。

1、为什么说灌肠减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呢?

因为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口腔、食道、胃,逐步进入小肠、大肠,慢慢被消化吸收,直至消化完毕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在小肠和大肠连接的地方有个叫回盲瓣的东西(大名鼎鼎的“阑尾”也是在小肠、大肠连接处)。正常情况下,它起到一个“单向活瓣”的作用,只允许小肠里的内容物往大肠里流,而大肠里东西是无法倒流回小肠的。因此,那些所谓“灌肠”能够清洁整个肠道的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灌肠所能作用的部位,只是大肠而已。

大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其1/4是水分,其余3/4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纤维素、结缔组织、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胆色素、粘蛋白、消化液等)、消化道粘膜脱落的残片、上皮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肠道细菌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K、维生素B等。

由此可见,肠道内即使有大便残余,即使所谓的“毒素”是细菌,大半细菌随粪便排出时也己死亡,对人体并不构成威胁。而某些宣称灌肠可以清洁肠道,排出毒素,甚至还有抗癌的作用,是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据的无稽之谈,也无法从人体病理、生理角度讲得通。

2、长期灌肠,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大致有以下4点:

►►(1) 捅破场子

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穿孔,主要由于不熟练操作或者蛮力操作引起。人体的肠道壁很薄、很容易受到损伤。非医务人员操作的情况下,用力不当,容易引起肠道穿孔。一旦肠壁穿孔,肠道中的粪便、细菌外漏,进入腹腔,引起感染性腹膜炎,可是危及生命的大事儿。

►►(2)长期灌肠形成依赖性

定期频繁的灌肠后,肠道以及肛周的肌肉松弛,会慢慢“偷懒”。一旦停止灌肠,反而会引起更加严重的便秘症状。

►►(3) 导致身体水电解质紊乱

所谓“电解质紊乱”也许大家很陌生,简单来说,严重腹泻或呕吐时,身体就会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长期不当的灌肠也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为灌肠后排泄时,除了排出大量水分,还包括本来应该被吸收进人体的无机盐、水分。

►►(4)肠道菌群失调

无论是美容院里宣传的“咖啡灌肠”、“清水灌肠”还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清洁灌肠,长期进行都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我们的人体并非是无菌的,肠道尤其如此。肠道中大量的微生物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抵抗外来病菌等很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期灌肠打破了机体的正常微生态的平衡,非专业操作不规范,容易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轻者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有可能对肠道造成无法恢复的损害。而且,许多对人体十分重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B等,也是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产生的。

另外,对女性而言,灌肠操作不当,还容易污染尿道和阴道,频繁洗肠还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便意不敏感等,给今后生活带来不便。

而灌肠不过是将结肠中的残余粪便进行清除,对减肥本身,并无太大帮助。

减 约

唯有爱和用户不可辜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