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言稚语】“铁鸡蛋”

 小学语文知识1 2020-07-24

“铁鸡蛋”

山东省青岛市  四年级  李炳田

今天,梅子老师让我们玩“只手捏鸡蛋”这个游戏。规则是:必须把鸡蛋放在手心里,只许一只手捏,还不能碰其他坚硬的东西......      

了解了游戏规则之后就开始玩游戏了。首先,我去厨房找了一枚圆溜溜的鸡蛋,然后把鸡蛋放到右手的手心里开始捏。我想:“捏碎鸡蛋这明明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想完之后我便开始试着捏鸡蛋。我用五指使劲的捏住鸡蛋,捏的指甲盖儿都红了。我把两眼睁的大大的,憋足了劲,想一下子把鸡蛋捏破,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这个鸡蛋还是毫发无损。“这个小小的鸡蛋,平时轻轻往桌上一磕不就碎了。今天它却变成了“铁鸡蛋”,无论我怎么使劲,用手一握都握不碎呢?”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是我力气太小了?”带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爸爸。

我把那枚铁鸡蛋给了爸爸,让他一只手把鸡蛋握碎。爸爸二话没说直接接过鸡蛋,露出自信的笑容。可当爸爸用他那大大的手握住鸡蛋,却捏不碎时,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好你个小脆蛋,今天怎么变成了‘铁鸡蛋’啦!爸爸喃喃自语道。我一看爸爸也没捏碎,便回屋请教梅子老师。梅子老师笑着给我们讲解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鸡蛋壳不碎的原因——它运用的薄壳结构能均匀的把冲击力分散,这样,鸡蛋壳就捏不碎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实验就一定会有收获。

~~~~~~~~~~~~~~~~~~~~~~~~~~~~~~~~~~~~~~~~~~~~~~~~~~~~~~~~~~~~ 

“铁鸡蛋”

今天,老师让我们(玩)“只手捏鸡蛋”这个游戏。规则是:必须把鸡蛋放在手心里,只许一只手捏,还不能碰其他坚硬的东西。。。。。。……)

(小作者非常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只手捏鸡蛋”的游戏及其规则。)

了解了游戏规则之后就开始玩游戏了。首先,我去厨房找了一枚圆溜溜的鸡蛋,然后把鸡蛋放到右手的手心里开始捏。当时我心想(我想)(捏碎鸡蛋,)这明明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想完之后我便开始试着捏鸡蛋。我用五指使劲的捏住鸡蛋,捏的指甲盖儿都红了。“咦?乖乖,怎没一点反应?”)我把两眼睁的大大的,憋足了劲,想一下子把鸡蛋捏破,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这个鸡蛋还是毫发无损。(这个句子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小作者使劲捏鸡蛋的样子。)我就想:(删去)“这个小小的鸡蛋,平时轻轻往桌上一磕不就碎了(。)(今天,它却变成了“铁鸡蛋”,无论我)怎么使劲(,)用手一握碎不(都捏不碎)了呢?(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是我力气太小了?”)带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爸爸。(小作者介绍“手捏鸡蛋”,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也有心理描写,语言生动有趣,表达条理清楚。如果能扣到主题“铁鸡蛋”,就不会让人感觉文章题目“铁鸡蛋”孤零零的立着,还不如取题为“只手捏鸡蛋”。)

我给爸爸了那枚鸡蛋(我把那枚“铁鸡蛋”给了爸爸),让他一只手把鸡蛋握碎。爸爸二话没说直接接过鸡蛋,露出自信的笑容。可当爸爸用他那大大的手握住鸡蛋,却捏不碎时,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从“露出自信的笑容”到“脸上的笑容消失”,形象地写出了爸爸手捏不碎鸡蛋的失败。)(“好你个小脆蛋,今天怎成了个‘铁鸡蛋’啦!”爸爸喃喃自语道。)我一看爸爸也没捏碎,便回屋请教梅子老师。(梅子老师笑着给我讲解了其中的奥秘。)最后我知道了(原来,)鸡蛋壳不碎的原因——(它)运用的薄壳结构能均匀的把冲击力分散,这样,鸡蛋壳就捏不碎了。

(一枚小小的鸡蛋,连爸爸也捏不碎,不愧是“铁鸡蛋”。进而引发好奇,请教梅子老师,得之其解——它运用的薄壳结构能均匀的把冲击力分散,这样,鸡蛋壳就捏不碎了。小作者写得生动具体,如果把爸爸捏不碎鸡蛋后的表现写一写,会更具感染力。)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实验就一定会有收获。(结尾既总结全文,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从“手捏鸡蛋”的小游戏,能得到启示,小作者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总评:

优点:

1、切题,内容较具体,感情真实。小作者别出心裁,以“铁鸡蛋”为题,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手捏鸡蛋”游戏,探知到捏不碎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实验就一定会有收获。结尾点明中心,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如:(我想):“(捏碎鸡蛋,)这明明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再如:我把两眼睁的大大的,憋足了劲,想一下子把鸡蛋捏破,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这个鸡蛋还是毫发无损。还如:爸爸二话没说直接接过鸡蛋,露出自信的笑容。

3、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

不足:

1、文章取题为“铁鸡蛋”,可整篇文章没有一处提及“铁鸡蛋”,让人感觉文章取题不恰当。

2、文章好几处表述不够到位。如:老师红色添加的句子。

3、文中多处出现标点使用欠妥。如:“(捏碎鸡蛋,)这明明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再如:(“)难道是我力气太小了?(”)

修改建议:

1、在写“ 只手捏鸡蛋“的过程中,把捏不碎的鸡蛋喻成”铁鸡蛋。这样,就不会让人感觉文章题目“铁鸡蛋”孤零零的立着,还不如取题为“只手捏鸡蛋”。(文章老师已作修改,可作参考。)

2、文章好几处表述不够到位。为了让人读了感觉更具体,更合理,老师在原文多处已添加了一些语句。

3、文章的标点使用要细细琢磨,使用恰当。文中好几处标点使用有误,老师在原文已作批改。

梅子老师寄语:孩子,你的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写得不错!如果能坚持多读、多练,精益求精,相信你会更棒的!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