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凯云·散文‖岁月静好

 文斋堂 2020-07-24
编者按
作者简介

李凯云:本平台签约作者,笔名小馒头,时有文稿发于网媒。

岁月静好

/李凯云

前天,侄子在微信圈里晒出几张孙孙的百日照,才三个月大的孩子,竟然己颇有意识,随着音乐而足蹬手舞,小模样怪惹人喜爱,亲友们一遍赞声,说瞧这神态,就是侄子小时的翻版嘛。

看过照片,我不禁忆起侄子小时的一些趣事。当然,那时候条件差,对于农村人来说,照相是种奢侈的消费,美好的回忆只能靠脑海来库存,虽己过去快三十年,有些事,却仍根植于内心深处,回想起来,亦心情愉悦,令人哑然失笑。

侄子出生时,他太奶奶尚在,四辈人,一大家子生活在老宅子里,其时,我尚在外地求学。白天,大人们都有事干,照顾侄子的任务,自然便落在太奶奶的身上,带小孩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有一次,刚学会迈步的小侄子着实吓了太奶奶一跳。.

应是夏始春末吧,暖暖的天气,微微的风,侄子小衣小褂,睡在摇窝里,八十高龄的太奶奶手里摇着,嘴里哼着,自己也薰然欲睡,当然,这样宜人的时光,守着疼爱的重孙,心自然会醉的。

也不知迷糊了多久,老人不知被什么惊醒过来,眼还未睁,手仍习惯性地摇了起来,摇着摇着,强撑开迷离的眼,瞅瞅贪睡的乖孙,这一瞅,不打紧,老人一个激棱,忙揉揉眼,仔细看时,空空的窝里,哪还有孙子的影子,即刻,如天塌下来般,老人唬得瘫在椅子上,想挪起身子去找,哪还有力起身!口里只是一迭连声,含混地喊着,叫着,孙子,孙子,我的乖孙子。

哭喊声惊动附近劳作的人们,大家慌忙跑过来,询问缘委,太奶奶己吓得语不成声,口里嚅着,手朝摇窝比划着,乡邻看见这情形,己猜出个七八分,几个人屋里屋外细细搜寻,不停地唤叫小孩的乳名,却不见人影

闻讯赶回来的父亲急了,重新将屋里屋外寻了一遍,奇了怪了!父亲嘀咕着,这才一岁多的孩子哪去了?该不会被野狗叼走了吧?望着后山,父亲惊出一身冷汗,慌忙冲向山上。才跑了几步路,突然一声大喊,……原来,侄子坐在山间小路上,正拣野果子往嘴里送!

待见到重孙,太奶奶一把接过侄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我回家后听说此事,也是又惊又后怕,特地来到后山,在他曾呆过的地方转了转,一条幽窄的小径,遮蔽于灌木丛间,虫蚁爬行。真难以想象,一个才一岁零四个月的娃崽,是如何从摇窝里爬出来,又是如何歪歪扭扭地迈步过来的?这孩子,大了指不定多调皮呢,我对母亲说。

从此,一家人的眼光便格外盯紧了点,还好,侄子倒也听话,好带,一晃又三岁多了。

接下来,他又闹出一事,直乐得我们肚子疼。

其时,正是八十年代末,郑智化的水手风靡大江南北,只要是喜欢哼两句的,无论高兴还是郁闷,一开口,必是年少的我……想发泄郁闷的,总会高亢而激愤地吼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疼算什么……那时候,哥嫂年纪均不大,正是青春,阳光的年龄段,嫂子爱唱歌,闲时也教教侄子,他已勉强能来几句。

有天下午,我们正在屋角下的水田插秧,侄子午觉睡醒了,寻到田坡上,不知怎么的,突然来了兴致,手舞足蹈的,唱起水手的歌曲,歌词不清,含含糊糊的,调子还算那么回事,平时我们沒见他如此过,现在猛然上演这一曲,几姊妹先是一愣,继而乐了,看小可爱一个人自顾自地自导自演,我们站在水田里,笑得前仰后合,我立足不稳,一个趔趄,歪倒在水田里。这小孩子的兴致,如六月天,山头雨,说来就来,说走即走,闹完便跑了,全然不同情我这个因他而栽的泥人。多年了,有时和他聊起此事,他听了也觉得好笑,说,有这回事么?他当然不会记得的。

后来,我在县城做事,闲时回家,小家伙粘着我,跟前跟后,叔长叔短的,小跟屁虫一个。那时,他己五岁,小样儿眉清目秀的,人也乖巧,邻里之间,都爱逗他,我挺喜欢他,竟然想带他去县城玩几天。听说带他出去玩,小家伙自然欢天喜地的,哥嫂竟然亦同意了。现在细细思量,当初兴起的念头,对于现在的年轻父母来说,他们是断然放不下心的!你想想,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干活毛手毛脚的人,能单独带好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在家里倒也罢了,可这一去几天,一百多里远的地方,万一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怎么办?街上人多心杂,不比农村人单纯,万一孩子走丟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不为人父母者是不能理会此种心情的。

可是,嫂子答应了,让我带侄子去县城开开眼界。

侄子在县城呆了个把星期,所幸无惊无险的,正是六月天里,换洗方便,孩子也听话,很好带。那时,我和妻正恋爱中,她也挺喜欢这孩子,带他逛街,爬山,照相,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张她和侄子的合影,两人背倚山壁,侄子天真无邪,妻憧憬着未来的微笑,这张镜头,当时好象花费了三块钱,三块钱的神奇之处,在于永恒了青春,永恒了岁月。

那次单独带侄子的经历,现在想来,我心仍存满满的感恩,感谢嫂子对我的信赖,感谢那个时代的淳朴,至少不似现在,孩子去哪,家长得寸步不离地跟着,千般顾虑,万般牵挂。

我带侄子回来时,听哥讲了一个笑话,说大前天半夜里,嫂子忽然一骨碌爬起来,衣也不及披,冲向门外,吓了他一跳,跟着赶出来,星空下,嫂子痴痴地朝我们回家的路上望着,说她听到了侄子的声音,说侄子在喊妈妈……毕竟,儿是娘的心头肉呵!她怎么舍得!又怎么会舍得呢。

光阴如梭,晃眼间,二十八年过去了,侄子已是一个处事沉稳,业有所成的大小伙子,而我,昔日在家人眼里的毛头小伙,早己两鬓萧疏,白发频添。

现在,生活好了,想留住时光,不似以前无奈,相机,手机,咔咔几张照片,随便拍,随时可以观摩,慰解。只是,待侄子至我这般年纪,翻看孙孙的百日照,追思往昔时,或许,他也会有一番感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