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台签约作者〕荷塘月色·小说‖孩子对不起

 文斋堂 2020-07-24

孩子对不起

/荷塘月色

听村里的人说,赵秀莲已经两天不进食了,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跟前无有一人照看。按说她落得如此下场,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但她毕竟是自己的大嫂,又与三儿柳军在名义上是母子,柳明义夫妇不禁觉得十分闹心。

回想当初,大哥和大嫂生了一个女儿后,大嫂的肚子就再没有了动静,求神问医都无济于事。眼看着结婚迟两年的柳明义夫妇,已是两儿一女,老父亲执意要他们把三儿过继给大哥柳明礼。才刚一岁的孩子,还在吃奶,突然送了人,银凤整个人都脱了一层皮,每天看着别的女人给孩子喂奶,她的心犹如针扎。虽说两家住得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孩子,但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相见,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她的心里空落落的难受。自此他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孩子的二爹二妈。

孩子小的时候,稀里糊涂就这么过着,柳军上初中时,无意间听到村子里的人议论此事,起初有点接受不了。怪不得妈妈对他和姐姐是两种态度,他伤心极了,想要找二爹和二妈问个究竟,可再一想,他们那么狠心,舍得把他送人,干嘛还要问呢。李军从此心里也多了一分压抑和煎熬,每每看到二爹和二妈,他的心里总有一种想要靠近却又伤心得想要躲起来的纠结和惆怅,每次远远地偷偷望着他们没少流泪。

妈妈老是莫名其妙的给他挑刺,尽管爸爸视他为己出,但他老不在家。为了逃避妈妈的数落,他一有空就往外跑,坐在村子附近那篇槐树林里看小人书,去田间给牲口割草,反正是能躲就躲。为此,妈妈老在人前骂他是逛鬼,不好好学习,但他脑瓜聪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

九四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县一中,当时在供销社上班的爸爸刚好下了岗,妈妈要求他辍学。柳军心里难受极了,不知要跟谁去诉说,他不由自主地来到二妈家,向他们倾诉了自己的无奈。身为教师的二爹当然知道读书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跟前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二妈自然不愿柳军荒废学业。她老觉得他们已经够对不起他的了。二爹说:“别打退堂鼓,有我在,你这书就不能停。”

二妈也说:“只要你爱念,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供出来,让你跟哥哥姐姐们一样考上大学,将来有工作。”

二爹和二妈的话,让柳军心里很是安慰,并且他从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情中,感觉到他们是爱他的。他从此发奋图强,三年后不负厚望,终以优异的成绩榜上有名,圆了他的大学梦。二爹二妈依然大力支持,让他毫无顾忌的完成学业,后来就业于北京。

柳军的爸爸在零一年就得病去世,妈妈依然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即便是他每次回家探亲时给她精心买的东西,她都要没完没了的挑剔。柳军不跟她计较,毕竟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后来柳军娶妻买房,二爹和二妈也是鼎力相助,他们再也不愿让孩子寒心了。

妈妈老觉得柳军不是自己亲生的,靠不住,偷偷地把庄基过继给了山圪崂的女婿,她认为起码女儿是亲生的,肯定要比别人的儿子可靠,柳军和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六年前,女儿也不幸夭折,后来,赵秀莲以她一人孤独为由,让女婿住进了她家。柳明义夫妇原以为大嫂只是怕冷清,让女婿暂时住进来。

去年冬天,实行庄基确权,这一事情公开暴露,柳树湾的人都觉得赵秀莲心眼太坏,他们宁肯让这庄基没收,也不能让它改姓。赵秀莲始终不愿把庄基给柳军,可是给女婿也不合乎政策,最后村里决定,让她暂时居住,将来没收。(其实村里表示,只要柳军需要,这庄基他们会想办法留着,可柳军认为,情份都薄成纸了,还要这庄基有何用)女婿最后啥也没落着,反倒挪来搬去遗失了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气之下也不管她了。

这件事让柳明义夫妇犹为伤心,落叶归根,孩子将来老了,回来住哪儿?现在,她已在弥留之际,柳明义夫妇有些犯难,于情不管可以,于理好像说不过去,毕竟当初大哥在时对孩子不错,不看僧面看佛面。晚上,柳明义对老伴说:“我寻思着这事还得告诉三儿,她是可恶,但她不仁,咱也不能不义,再说,毕竟人也快要死了,最终还得咱发送,我想还是给孩子打个电话,回不回来让他自己选择吧。”

银凤有些气愤地说:“按理说那样的人就活该死了没人管,可孩子以后还要做人,总不能因为她让我儿落下个不仁不义的骂名,这些年几个孩子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攒着,孩子要手头紧,就全给他添上吧,这孩子心软,懂事,说了他一准回来。好在他有出息,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否则我到死都不能瞑目呀……”

接到二爹的电话,柳军的心情还是有些难过,毕竟她是他名义上的母亲,他从小在她身边长大,不管咋说,他都应该回去送她最后一程。再说,把他过继给她本来就是爷爷当年一手促成,这些年二爹和二妈也一直支持着他,并且比别的三个哥哥姐姐和弟弟做得还要多。他知道他们内心的愧疚和无奈,没有他们尽心尽力的付出,就没有他的今天呀。为了他们,他也应该回去的,他定了定神对二爹说:“我准备一下马上回去。”

第二天,银凤回去,大门虚掩着,因为前半年多雨,院子里长满了蒿草,看上去十分凄凉。屋里一篇狼藉,赵秀莲蜷在炕上,蓬头垢面,嘴皮结了一层痂,惨不忍睹。看见她进去,手不住地乱指,银凤断定她是饿了渴了,赶紧给弄了些水,用调羹一点一点慢慢喂着,赵秀莲眼角滚下了一行热泪。银凤想起那些年在一起生活时,大嫂在她面前可是耍尽了威风,在公公婆婆面前出尽了风头,好在公公是个分的清好赖的人,对她处处袒护,她才熬到分家。本来她想要好好的挖苦她一翻。出出憋在心里多年的气,看到她如此光景,话到嘴边全咽了回去。

赵秀莲勉强喝些水,食物是一点也进不去了,她没有力气说话,但心里还算清楚。回想自己一直拿弟媳当仇人,对人家的孩子也不够珍惜,做了那么多对不住他们的事,最终跟前也只有她了。再说柳军吧,挺好的一个孩子,她非要犯迷糊,最终连巴掌大的一块院也没给他留下,这孩子将来老了,要想回来住哪呀?她怎么有脸去见先人和丈夫呢?

赵秀莲除过偶尔喝一点水外,一个字也不肯说,银凤心里特别着急,希望儿子能快点回来。那天中午,她正在给她喂水喝,听见有人进来,转身一看,正是她万分期盼的三儿。看见她正在替他照顾养母,柳军心里五味杂陈,他禁不住喊了声他这些年一直想喊却又一直没能喊出的一声“妈”。

银凤的嘴唇不住的颤抖着,她热泪纵横,伸出颤抖的手,把儿子搂在怀里……听到柳军回来了,赵秀莲慢慢地睁开眼睛,用尽所有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孩……子……对……不……起!”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作者简介:荷塘月色,本平台签约作者,原名唐琼,七零后,甘肃平凉人,家庭妇女,喜欢文字。愿用一双笨拙的手,握一支灵巧的笔,为自己的生活染上墨香。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