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农民从床底下拿出一块布,距今已571年,专家:这就是圣旨

 无风起念 2020-07-25

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们的命令别人注定是要遵守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圣旨。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太监,带着圣旨来到臣子家中宣旨,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告了皇帝的地位,他的上天的代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早已没有了皇帝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圣旨。虽然这是一种糟粕文化,但是毕竟是中国的一种历史见证,因此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不过,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也并非是人人都有机会接到圣旨的,一般都是一些比较有权势的人,才有被皇帝注意的机会。因此,圣旨是很稀缺的,所以倘若一户人家拿到了圣旨,便会将其收藏起来。

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文保部门在北塘疃镇小固堡村一户姓郭的村民家中,就曾经发现过一道明朝的圣旨。这道圣旨为明英宗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颁发给时任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之父郭士贤的,距离现在大概有568年。

这道圣旨为青黄两色绢本,长1.92米,宽31厘米。在圣旨的右端,绣有“奉天诰命”四字,左端则绣有“宣德二年”。圣旨开头便是经典话语——“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内容的字体为楷书。在圣旨的末尾,则盖有皇家“敕命之宝”方形印章,其颁旨时间为正统十二年闰四月二十日。

整道圣旨内一共写了135个字,字迹到现在依旧很清晰,这说明了持有者的悉心收藏。对于圣旨中的内容,邢台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谷华池表示,主要是为了表彰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皇帝封赠了他的父亲郭士贤。

这道圣旨的持有者是郭姓的村民,他如今已经76岁了,他说道:“这道圣旨传了19代,接手时有棕色圣旨托架,平时放于托架,每年夏天晒一晒,它不仅记录着郭氏先人们的功绩,还是教育后人的重要题材。”

对于这道圣旨的出现,邢台市广宗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月群十分高兴,他说道:“”这道圣旨真实记录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推恩制度,对于研究明前期社会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河北一农户家中发现明代圣旨距今568年-新华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