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云清丨致敬社区防疫志愿者

 金秋文学 2020-07-25

致敬社区防疫志愿者

作者:俞云清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使社区成为“战疫”的主战场,让人手足无措,惊恐不已。然而,广大志愿者们,就是冲在一线,成为防疫的逆行者。那是什么精神让志愿者们这样做呢?是雷锋精神使他们责任所在;是雷锋精神,使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积极参加疫情阻击战,他们每天奔忙在小区宣传防疫知识、上门登记排查、卡口严守把关。用了3个多月时间,夺取了这场战争的初步胜利,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典型人物。

我作为一名乡村新闻工作者,目睹和参与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便吹响志愿者宣传冲锋号,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志愿者纪录下了瞬间的珍贵镜头,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先后采写了《储红芬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疫情无情人有情 人大代表显真情》《剪纸大师陈静怡 创作作品助抗疫》《抗击疫情 惠山区健身气功人在行动》《她们既是社区舞蹈家 又是控疫志愿者》《夫妻携手共抗疫情》等文章。

在这个春天的战“疫”里,人们也许记不清他们的容颜,但一定要记得他们真挚的笑容。也许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一定要记得他们曾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安全,这就是志愿者。他们用凡人善举播撒爱的种子,用友爱微笑传递人间真情,用行动温暖我们的家园,点亮文明礼貌之光,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神。在这平凡而伟大的日子里,让我们回望那些身影、那些举动,感受志愿者的光芒与力量。

今年72岁的陆炳元和69岁的祝月娣、刚刚退休的朱福奎和袁静芬、胸怀大志的个体工商户张杭敏和孙小芳等“夫妻档”志愿者,面临着疫情病毒的危害,主动请缨当志愿者,他们并肩作战,毫不退缩,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共产党员李盘民、人大代表杨年珍、退休干部高增益、复员军人张建明、社区居民黄浩根、舞蹈队队长章亚娟、外来职工姚夕帮等志愿者,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忠诚履职,甘于奉献,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的先进事迹让人暖心,令人感动。但他们所做的工作,有时还不被理解,甚至还有少数居民调侃戏谑道:“他们出来当志愿者,不是想出名,就是想当网红。”听了真的很伤心,很无奈。防疫现场看到一位刚出校门参加志愿服务的女大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继续砥砺前行,默默地为居民群众做着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事情。“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段话,蛮有感触,这就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诠释。

致敬,社区防疫志愿者,你们真的很了不起,你们所做的一切,看似平凡,却又充满价值,给你们点赞!让雷锋精神蔚然成风、代代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俞云清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俞云清,男,笔名晓宇,大专文化,1947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北外一农户家。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80年2月进入长安乡政府工作,从事新闻宣传。从此,和写作(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在当地新闻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幅),并多次在省、市、区征文比赛中获奖。目前是无锡市和惠山区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自费出版《乡村土记者》散文集上、下集,第3集正在筹备之中。

5000人关注的大号《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