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千“品茶师”,分毫不值!(补发)

 微尘lq2xvj4eb4 2020-07-25

万千“品茶师”无数次“品鉴”过而并未品出“品质问题”的众多“茶”品,现实饮用当中为何“无法持续喝下去”?因为首先茶品的“品鉴指标”和“品鉴标准”就错了!其次是“品茶师”的培训考核对象和要求也错了!

近整个世纪的茶叶品鉴指标,仅限于表面的色、香、味,不是实质性的色、香、味。其品鉴标准,更不是色、香、味本质和品质的优劣,仅限于制作正常与否,也就是几乎彻底抛开茶的品种、种植、管理的先天本质,甚至连制作是否正常的评判标准都错了!而咽感和体感,纯粹彻底忽略为空白。

一、观色

常期以来,对于泡渣的观察,几乎仅注重条索的均匀、匀称与细嫩度,忽略色泽的均匀、统纯、黄绿适中度。不知泡渣色纯则汤水味才纯。茶汤色泽的观察,几乎仅注重是否有泥浆状悬浮性浑浊情形,忽略汤的色泽是否符合茶色、熟度、透明度等,甚至无人清楚正常的“茶汤色泽”是何样的。正常的新茶色泽应带密集的金黄色,透明如有色玻璃,而不是稀薄的淡黄色,浑浊如弥漫着烟雾。由于分辨标准错误,才误把浑浊如弥漫着烟雾的淡黄色瓜芦汤,错当透明如有色玻璃的带金黄色茶汤。

二、嗅味

常期以来,嗅感茶品的气味,一是忽略泡渣、汤水和杯内气味的一致性,将这三者气味割离,以虚无的“杯香”模糊地替代和掩盖泡渣和汤水的臭味;二是忽略泡渣、汤水和杯内气味类型是否属于“茶汤气味”,误把并非茶品气味的异臭味,错当茶汤的“香气”,普遍以“臭”当“香”;三是忽略汤水气味是否符合制作正常的“饮用茶”的气味,误把各类异常工艺产生的多样异臭味,错当不同片区茶汤的“异域香气”。因而才无法辨明所嗅的汤水并非茶汤,而是瓜芦汤;也无法辨明“陈香”和“霉臭”及杂味。四是根本没有合理而统一的气味标准,各凭自我感觉各行其是。因而,才误把带有多种异味的瓜芦汤水,错当仅限植物器官良性气味的茶汤;也才误把“霉味”和“杂味”错当“陈香”,以及误把其它各异味错当“香气”。故而,邓某提出的一定期限内的“越陈越香”,对于部分中小叶品种的新茶,虽然是正确而有实质意义的。但是,由于众多“品茶师”品技的空有“资质”,分毫不值,一是误将仓杂味和陈霉味错当“陈香”,误导了众人;二是其“越陈越香”的对象错误地包含了“大叶茶”,使众多茶商和消费者即将或已经蒙受巨大损失。

三、品味

近整个世纪里,在笔者以前,不曾有任何人给何为“茶味”作出合理、贴切、准确的定义,没有人知道何为真正的“茶味”,都误把苦涩味或水甜味,错当“茶味”。无人知道“茶味”,是茶特有的综合性的丰富的甘甜味。甚至误把根本已经不属于植物及其器官良性滋味的霉烂味、腐臭味等怪异味,错当“甘甜柔美的‘茶味’”。比如,仅有苦涩味或水甜味的瓜芦味、湿仓茶味、“黑茶”类及其“熟茶”类型的八类“茶”的霉味、杂异味、腐臭味,错当本身为植物类型的“茶味”。才误将瓜芦错当茶;误将茶和瓜芦的霉烂、腐烂尸骨错当成身为植物的“茶品”。

四、咽感

人们自古以茶代水,除了改善水的滋味和气味,还为了利用茶特有的“生津而润咽”,“润咽而解渴”的功效优点。因而,茶汤气味和滋味是否正常、适口,是选茶和饮茶的重要标准。而茶汤下咽以后,口舌和咽喉是否生津?咽腔是否长时间润滑、空阔、舒畅?是选茶和饮茶的核心标准。然而,近整个世纪里,在笔者以前,几乎只有人强调汤水本身入口和下咽瞬间的“顺滑”与否,和下咽以后的“回甘”与否,几乎无人强调汤水下咽时“茶味”的美满度与感深度、汤水下咽以后,咽喉里是否能长时间地润滑、空阔、通畅和是否“回干”。虽有邓某提出“喉韵”之词,但无人能准确解释何为“喉韵”,也就成为“各悟歧义”的虚无空洞名词。所以,几乎无人强调汤水下咽时“茶味”的美满度与深长度,误将饮用瞬间顿感“顺滑”,而饮用以后咽喉里叮嘛、淤涩、干渴的瓜芦“生茶”;干燥而发痒的湿仓霉茶;“黑茶”类及其“熟茶”类型的八类“茶尸骨”,错当“正常饮用的‘茶品’”。真正的茶品,本身就甘甜,根本无须过份在乎“回甘”与否,完全可将它忽略不在意。那些因为饮后“淤涩”或“回干”的所谓“喝茶失水”和“饮茶后须另外补水”的“茶”,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饮用茶,纯属伪、劣、假冒“茶”,也就是“瓜芦‘大叶茶’”

五、体感

   饮茶以后的体感,是所饮物是否为真茶和正常茶及好茶的重要指标。真正而正常的茶,尤其是好茶,汤水入胃,温暖而自然舒适,无饥饿感、冷凝感、反胃感、疼痛感。身躯胸部、背部、肩部、颈部肤表发烫,四肢、额头部毛孔潜默性均匀浸汗,无乏力感,更不会有其它不适、难受之感或不良反应,通身舒畅。不仅不易影响睡眠,反而会打磕睡。这些特征和优势,非中、小叶茶为原料的正常茶品不可!

就因为上述原因,近整个世纪里,在笔者之前,没有哪位“高级品茶师”品出其中“淤涩”、“干涩”或“回干”,是所有“瓜芦大叶茶”为原料的各种工艺“茶”的特征和弊端。而“生津而润喉”和“润喉而解渴”及空阔、通畅,则是所有中小叶纯料正常茶品的特征和优势。也就无人品出,要满足饮茶“生津而润喉”和“润喉而解渴”及咽喉空阔、通畅,非正常的中小叶纯料茶品不可。没有人品出“大叶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瓜芦或皋芦。没有人品出世面上二十年左右以上的“老茶”和七类“熟茶”及其它黑茶类,几乎都是霉烂茶,其气味不是“陈香”,而是霉臭。没有人品出农药茶、扦插苗茶、矮化茶、嫩树茶、阴地茶、多种制作异常茶等茶品的特征和缺陷。才使这些“非正常生活饮用茶”的非“茶品”或劣质茶漫山遍野,堆积整个市面及其仓库。

面对上述现实,主管茶业的政府行政部门,理应尽快废止现持的所有“品茶等级证”,修改品茶指标和标准,改善“品茶资质等级”的培训与考核要求,重新培训和考核。不该再维续没有实质性意义而分毫不值的各级别“品茶资质”。使“品茶师”都能真正实质性有效品鉴茶品的综合优劣,以理应和能够指导、督促茶树品种和苗类、种植、管理、采制和保存技术的选择与改进。

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得罪众人了!抱歉!

                                    2020.6.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