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道行法

 祥宏讲夷坚 2020-07-26

宋代段子:宋代段子:这个“三坛法”是僧人行使的法术,有研究认为,这个法术跟道家常用的“考召”以及福建地区流行的“秽迹金刚法”有很相似的地方;值得一说的是这位僧人的品格,他宁愿舍身也要拯救朱家人,真是菩萨的化身。


【原文】


叶道名法广,建宁人,不饮酒茹荤,专行三坛五部法驱邪治病。常往来乐平,庆元初,何冲程氏留使住坟庵。

四年三月,万全乡民朱廿一家疫病,为行持七日不退,殊以为歉,益斋戒禳除,梦鸣山神来云:“朱某家时疾,系吾奉天勅所行,固非妄生灾咎。”探怀出黄纸文书一幅示之曰:“此可为证,若救了他家,必于君不利。”明日,以告弟子郑纯一,令写状奏天庭,郑以纸札不精,惧渎上苍,不奉命而去。叶年八十矣,不胜愤,对所事神发誓言:“朱某平时奉香火甚谨,今其家十口困棘,法广安忍弃而不救!当尽力加持,愿上圣同赐临护,如朱氏痊安,法广以身代死,其甘如荠,实所不悔也。

不数日,朱室平复如初,法广遂死。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程法师||法慧燃目||僧法恩||毘陵僧母||兴教寺僧||礼斗僧||安国寺僧||邛州僧

【白话语音文字版】

叶道名叫法广,是建宁(现福建三明地区建宁县)人,不饮酒不食荤,专门行使三坛五部法为人驱邪治病,他平时经常来乐平(江西)。

宋宁宗庆元初年(庆元元年是1195年),乐平何冲有个程家请叶道住在自家坟庵(住庵)。庆元四年(1198年)三月,万泉乡(现乐平涌山镇)百姓朱廿一家都得疫病了,于是请叶道来家里行法祛病。叶道做法七天,没有效果,他很惭愧,于是斋戒的更加清净,更用心做法。那天晚上,他做梦了,梦到鸣山神跟他说:“朱家这次得疫病,我是奉老天旨意给他们行使的瘟疫,不是随便让他们生病的!”说话间,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黄纸文书,继续说:“这就是证明!你如果救了他们家,肯定对你不利!”

第二天,叶道把此事跟弟子郑纯一说了,让他写状子给老天爷上奏。郑纯一看这表章的纸不精致,他怕亵渎天庭,就说不写,不听他师父的话,还走掉了。那时叶道已经八十岁了,他挺生徒弟的,跟朱家所侍奉的神说:“朱家平时侍奉香火非常谨慎,对神不错,现在这家十口人都得病了,我法广怎能弃他们不顾呢?希望神灵尽力加持,咱们一起看护朱家,如果他家人都能平安渡过此劫,我法广愿意以身代死,我心甘情愿、再苦也甜!”

过了几天,朱家人的病都好了,法广就死了。

【祥宏点评】:僧人叶道令人敬佩,他愿意牺牲自己成全朱家,此为菩萨;何冲程氏,《夷坚志》多次讲到。何冲,是乐平地名,现在还有。本地程家是大家族,人口众多;坟庵,有条件的人家在墓地边上建造的小寺庙,通常请僧道来住持,称为住庵;鸣山,江西鄱阳昌田的山名,有个夷坚志故事叫《昌田鸣山庙》,说这个神很有“魔”力;三坛五步法,替人驱邪治病的法术,三坛法,有可能指佛教密教金刚部的秘密法门;荠,很苦的一种菜。叶道说:“我做了这个事情就好比吃荠菜,虽然苦,但甜在心。”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个左右的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2-《夷坚志》里的“僧人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