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古训

 gudian386 2020-07-26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出自《列子·说符》)


【译文】


大的道路由于岔路太多而跑丢了羊,学习的人因为目标太多而荒废了年华。(比喻做学问应专精,才会有所成就。)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


【译文】


君子为学,贵在专一,专一就能明于事理,明于事理就会有所收获。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自《礼记·大学》)


【译文】


心思不在,即使大睁着眼睛也看不见,竖着耳朵也听不见,嘴里吃着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说明不专心致志就难有所成,成语“心不在焉”即由此而来。)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出自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


【译文】


不用心思考,就会有疑惑;不努力探求,就不会有所得;不虚心好问,就会变得无知。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出自《吕氏春秋·用众》)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心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


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谈丛》)


【译文】


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本,思考是增进智慧的途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


【译文】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疲惫而无所获。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


【译文】


洪钟原本是没有声音的,因为有人敲打才有了声音;圣人原本也并非是智慧的,因为常向人询问请教才有了智慧。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出自宋代朱熹《读书之要》)


【译文】


前面的东西还没有弄懂,就不要去看后面的东西;这里的东西还没有明白,就不要急着要记住那里的东西。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出自宋代朱熹《读书之要》)


【译文】


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并且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