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风尘女子总是委身穷酸秀才?贾母批谎,句句经典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题:为何风尘女子总是委身穷酸秀才?贾母批谎,句句经典!

  文学故事里的风尘女子,即青楼中妓女,古时称为女乐,即音乐歌舞演艺者,往往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然而,这样满腹文章的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便想起终身大事来,她们常常委身穷酸秀才,接济他们考取功名,最后还往往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其实,在古代许多文学故事里,不但风尘女子会爱上穷酸秀才,宰相家或者尚书家的千金小姐也对穷酸秀才情有独钟,甚至于女鬼们,也无一例外偏爱穷酸秀才。

  于是,自称才子的穷酸秀才,自从得了佳人偏爱,便一次性完成了人生四大喜事:十年寒窗无人问,却得美人垂青,可谓是“他乡遇故知”;有了名妓资助,不缺钱、不缺吃穿,好似“久旱逢甘霖”;倒贴的“洞房花烛夜”,顺带资助他考取功名,只待“金榜题名时”。

  其实,莫说是侯门相府的千金小姐,便是风尘女子所在的场所,也完全不是穷酸秀才消费得起的,压根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虽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而事实上,由于资源倾斜,富家子弟考中功名的几率往往比穷酸秀才大,更何况“面由薪生”,贫穷的家庭是很难养成清俊有气质的男子的,如何能独得佳人青睐?

  都说是“宝马配英雄,才子配佳人”,《红楼梦》作者却丝毫看不上才子佳人等书,认为这些杂书千部共出一套,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连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听了《凤求鸾》,直说道:“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

  为何古往今来的佳人都爱穷酸秀才呢?这些诌掉了下巴的话,从何而来?贾母寥寥数语,说出了根本原因:

  其一、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诋毁人家;

  其二、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

  当然,第二种原因偏多,毕竟,古代考取功名是非常难的,能够中举的穷酸秀才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别说是中进士、中状元了。

  穷酸秀才生活在社会底层,考取功名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得到功名与佳人,意味着走向人生巅峰,然而事实上,除了才子的身份,他们什么也没有,也只能写写这样的才子佳人文,聊以安慰自己。

  事实上,风尘女子并不喜欢穷酸秀才,她们喜欢结交已经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大文豪和名士,比如白居易、柳永、苏东坡、李白、杜牧、孟浩然、温庭筠、欧阳修,因为出现在大文豪和名士的笔下,能够让她们身价百倍。

  古代的风尘女子确实喜欢“傍文人”,但,大部分时候,她们“傍”的都是大文豪和名士,比如侯方域与李香君、冒辟疆与董小宛、柳如是与钱谦益、陈圆圆与吴三桂。

  很多人觉得《金陵十二钗》写的是秦淮名妓的故事,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然而,《红楼梦》故事里,贾母等人讲大家族的规矩,从不许在孩子们尤其是姑娘们面前说这些书,连同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总而言之,作者对才子佳人那一套,完全嗤之以鼻。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所谓《石头记》也!又唤作《红楼梦》,只因荣国府之事,本是一场朱楼旧梦,为贾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作“长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苏”三地,所谓“前朝”。

  《红楼梦》全文史笔,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字字血泪!作者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其所昭传闺阁,乃“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个大字!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天书问世,何人能解?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