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业之路“九死一生”? 因为创业并不是创业者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行了,还需要营销、管理、公关等等方面的能力。 其中对于创业者来说,考验最大的要数管理。因为管理并不是只要足够理性就可以了,他还会面临感性上的折磨。 其中最残酷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你的公司现在有一个或者一群非常努力,从不迟到早退,各种活动积极参加,也能调动气氛,但是就是出不来业绩的人,你会不会辞掉他?” 我想大部分老板都可能心软一下,暂时留下他,毕竟这种员工在公司里做开心果也挺好的。 马云却并不这么认为! 1 马云的管理哲学 在阿里巴巴,员工的绩效分为五个档次,分别为:明星、牛、野狗、狗、小白兔等五种。 其中,明星级别的员工自然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无论是业绩还是价值观都是表现极为出色的人。这部分人在阿里占比较少,但是非常吃香,仅仅年终奖就有可能是16-20个月的工资。 换句话说,能拿到明星绩效的员工,年终奖的金额比全年的工资都要高,这个的确让人羡慕。 绩效为牛的员工则是仅次于明星的,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成为明星级别绩效。同样,牛级别的员工也有可能是野狗、狗、小白兔级别晋升上去的。 绩效为牛的员工也是比重相对较多的一个群体,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级别,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上去,只要稍微懈怠一点就会掉下去。 野狗主要指的是那些业绩相对较好,但是价值观很差的员工,这种人在团队中就是一颗毒瘤,就算业绩好也会被清除出团队。 狗指的是那些业绩不好,价值观也不好的人,这种人也同样是要被清理出去的。 小白兔则指的是那些业绩虽然不好,但是价值观非常好的人,他们看上去非常努力,但是就是出不来业绩。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偷懒,而是方法不对或者悟性相对较低,在处理事务中不会灵活变通,以至于业绩并不理想。 如果我们是管理者,很明显知道狗和野狗型绩效的员工不能留,毕竟他们不会给公司带来太多正面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团队的氛围。 对于管理者来说,最为难的就是小白兔型员工,因为他们真的很努力,可是又总是瞎忙。 马云是怎么解决的呢?这就要看公司的发展阶段了。 在2001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知名度还很低,员工数量也相对较少,马云对小白兔员工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让他们再试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到时候再淘汰。 而到了2012年的时候,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管理者上来的第一任务就是找到公司的“小白兔”,然后全部清理出去。因为小白兔的存在会导致团队整体效率的下滑,这也是现代企业的团队不能容忍的事情。 2 管理是一直在变化的 可能有人也注意到了,怎么马云在不同时期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呢? 那是因为公司的所处的阶段完全不同。面对这种情况,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截止目前,市场上也没有管理的标准答案,毕竟变化是管理工作唯一不变的东西。 前不久,霸占各大视频网站的热播电视剧《安家》中就出现了一个小白兔型的员工——朱闪闪。 电视剧中朱闪闪非常的傻白甜,领导让做什么她就去做什么,可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加上合适的方法,作为房产中介的她数月都无法开单。 朱闪闪的原店长徐姑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领导,他认为朱闪闪在店里是一个开心果的存在,即使没有业绩,大家也会因为她的存在而多姿多彩。因此,徐姑姑从来就没有辞掉朱闪闪的打算。 好景不长,店里来了新店长——房似锦。剧情介绍她是公司总部派下来的,一方面是要重整店内风气,另一方面则是要挤走徐姑姑。 房似锦新官上任就给店内的各位小伙伴们下达了任务,每个人都要按期完成,完不成者就会被淘汰。 很显然,朱闪闪成为了店内被淘汰概率最高的人。 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你能说房似锦错了吗? 肯定没有错,毕竟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没有业绩公司是净亏损,那么公司养你的意义是什么? 同样,徐姑姑也没有错。因为徐姑姑认为朱闪闪在这里可以让其他男同事更有效率的工作。即使朱闪闪没有开单,但是她会促进其他员工的开单,因此这也没错。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朱闪闪最终没有被开除的前提是这家门店人数较少,大家可以和谐共处,管理者的态度存在一定的试错空间。 如果一家公司人数众多,小白兔数量也过多的话,企业管理者有必要进行一轮对小白兔的残忍淘汰,因为他们的存在严重拉低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更何况,即使淘汰了小白兔员工,企业也可以快速招到补位员工,不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如果你遇到小白兔员工,你会不会淘汰掉他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