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监会连发9张罚单,某宝集分宝一夜绊倒三大车险巨头

 AC汽车 2020-07-27

前言

2月23日晚,保险会在官网上一连发布10份处罚决定书,其中9份与车险相关,涉及到三大车险巨头。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企业参与了与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的积分抵扣商业车险保费活动。

2月23日晚,保险会在官网上一连发布10份处罚决定书,其中9份与车险相关。处罚书暂停了多家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商业车险新业务3个月时间,对于涉及到的总公司和分公司相关责任人予以重罚。

涉及到的机构包括:人保财险总公司以及四川分公司;平安产险总公司以及四川、宁波分公司;太保产险总公司以及福建总公司、太平财险总公司以及四川分公司。

涉及到的人物包括:时任人保财险副总裁华山;平安产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建平、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梁小英;太保产险信息技术总监徐建国、太平财险副总经理戴曙燕、副总经理何绍铭等,这些人都受到了警告以及罚款10万元处罚。

除了警告罚款外,更有人被撤销任职资格,例如时任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侯志军、时任平安财险总经理助理吴军都被撤销了任职资格。

据了解,涉事险企一开始并不接受,人保财险、平安产险以及太保产险都迅速行使了听证的权利——因为受到处罚而发起听证会,这在国内保险行业尚属首次。

据资深市场人士介绍,上一次保监会举行听证会还是在10年前,但此次接连三天举行的多场听证会性质有所不同,不是因为民生问题,而是因为处罚问题。如今处罚决定书已经正式发布,内容显示,三家公司的听证会均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下旬,有关监管对四川当地三家大型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暂停商业车险新业务的消息就已经开始在业内广泛流传。一些四川当地的有财产险公司销售人员表示“因车险市场大公司市场份额太高,保监会为给小型保险公司预留生存空间,特暂停了几家公司2018年1-3月的车险销售……”并趁机让客户抓紧时间续保。

当时四川保监局迅速做出反应,于2017年12月21日下发紧急通知,严斥散播行业负面信息行为,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当时的流言已成事实。

从几份处罚书可以看到,几家公司受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参与了与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的积分抵扣商业车险保费的活动,“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第二个原因是编制提供虚假报表。

其中,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以及太平财险参与集分宝活动,而平安产险则是与另外一家信息公司合作。

2017年7月,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也就是行业熟知的174号文件,其中第四条显示:

“各财产保险公司应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的合规性管控。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网页链接服务,但不得委托或允许不具备保险中介合法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其网页上开展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业务推介、资金支付等保险销售活动。”

据了解,自174号文实施以来,网销与电销就已经成为了受罚的重灾区,因为网销与电销都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更容易被取证。

上述提到的集分宝活动是淘宝旗下的积分消费服务,集分宝可以当“钱”使用,100个集分宝抵扣1元钱。正是这样抵扣模式,触碰了监管红线。

针对这一现象,AC汽车采访了业内专家张作元,他认为,服务类的、改善车辆安全状况等项目在政策可接受范围内,但是集分宝类似于变相返现,踩了监管的红线。保险公司应该对合作方的销售方式和营销内容做审查,出现问题是保险公司的失职。

这种变相补贴,帮助产险巨头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排挤了中小企业。数据显示,2016年,人保、平安两家公司车险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00%、21.73%;截至2017年底,二者市场份额分别上升至33.12%、22.67%。

近年来汽车后市场出现了一些诸如“买保险,送保养”的业务模式,张作元认为,只要保养服务真实发生,监管部门是可以接受的,“就怕以保养的名义把钱返出去”。另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对于这种模式,保监会有项目和金额限制,限定3种项目,并且赠送的项目不超过300元。

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担心保监会这次处罚,会影响到保险公司在新车销售时的返点返利。但是据AC汽车了解,出现这种影响的可能性并不大:保监会此次针对的是2C业务,对2B业务不会造成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