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刘禹锡打擂台:再读两首唐人《杨柳枝》?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46)

 小楼听雨诗刊 2020-07-28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与刘禹锡打擂台:
再读两首唐人《杨柳枝》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46)

杨柳枝

[唐]薛能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本篇亦咏隋曲本事,与昨天我们所读刘禹锡《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篇相同,可以参看。

一、二两句写景。
起句直接由汴河堤柳切入正题,“高悬百万条”五字,气度轩昂。
次句借助一阵清风,化静为动,使此“两岸”百万柳条,一齐翩翩起舞,景象更为壮观。

三、四两句,转入议论。
“力尽”谓国力耗尽。
“虚栽得”犹言“白栽出”。
“圣朝”是古人对本王朝的谀称。


两句是说,隋炀帝开运河,植杨柳,本为自家享用,好乘龙舟凤舸巡幸江都,一路占尽风光;谁料想劳民伤财,酿成大乱,身死国灭,此河此柳,无限春风,都便宜了后来的大唐王朝。这可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讽刺之辛辣,发人深省。

同是借咏汴河隋柳以揭示国亡于奢的历史教训,本篇与前选刘禹锡同调词,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段都大相径庭。

刘禹锡词摄取残柳飘絮的萧瑟景象,着力渲染悲剧气氛;本篇则有意突出汴水柳带的勃勃生机,而后一笔叫醒,点明这全是隋炀帝留给唐人的遗产,幽默诙谐,充满了喜剧意味。

相同的主题,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笔法去创作——横写,竖写;正说,反说……总之,不落前人窠臼,乃可谓之高明。
有志于作诗人者,读此二诗,悟此一理,则思过半矣。


杨柳枝

[唐]韩琮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本篇也是借咏柳而发怀古之情,与刘禹锡、薛能二人的《杨柳枝》主题相类。但刘禹锡、薛能二诗专咏隋朝,韩琮诗则捎带上了前面的汉朝,又隐含着后面的唐朝(也就是当朝),时段更为漫长。

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商丘间,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余里(见《史记·梁孝王世家》)。据载,苑中有百灵山,山有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珍禽怪兽,无所不有。孝王日与宫女、宾客游猎、垂钓于此(见晋葛洪《西京杂记》)。

隋堤,炀帝开运河,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通济渠,自京城洛阳至今江苏盱眙入淮河。渠畔筑有御道,广植柳树。后人谓之“隋堤”。

按,梁苑奇木甚多,并不专以“柳”称。诗之主意是咏隋堤柳,因梁苑去隋堤不远,又同属古帝王奢侈豪华生活的典型,故牵连及之。

首句“梁苑隋堤事已空”,拎出梁孝王、隋炀帝淫乐旧事当作一枚“高尔夫球”,又以无情的铁的历史规律为球杆,一杆将它击飞回流逝已久的岁月长河。笔阵横扫,气势虎吞。

次句“万条犹舞旧春风”,力挽狂澜,拖转笔锋,折入目前景观,言梁苑隋堤事虽成空,而当年杨柳今尚依依,遗踪故物,犹未泯也。春风依旧,杨柳依旧,风拂春柳,舞姿之婀娜亦一如畴昔;唯孝王已矣,炀帝已矣,其往日之骄奢淫逸,扫地都空。两句连读,我们从中可以分明体察到词人因自然风物长存、社会人事不居而油然兴起的那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

下文“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诗笔又伸向遥远的未来——今日,我站在这里,睹杨柳春风而喟叹汉、隋之兴亡;千年之后,不知谁又将看杨柳飞絮吹入唐故宫(“汉宫”,实谓唐宫,唐人诗词例多借汉说唐),为大唐帝国的荣枯而怊怅呢。真是不堪设想啊!


以此作结,全篇的时间跨度便由“昔”而“今”而更向后世大幅度地跳进,词境也由昔日之虚、今日之实而沟通了来日之虚。就在这漫长而变幻的时间隧道中,作者怀古伤今、低徊沉潜、不能自抑之情,遂得到了最充分、最明朗的表现。

明人高仁立评末二句云:“作《柳枝》词者多矣,从来少此意见。”(明周敬、周珽、陈继儒《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引)其实,《汉书·京房传》载京房语曰:“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亦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前人早已有言在先了。不过,京房、王羲之二人是白话直说,韩琮此诗则以文学语言出之,故而别有一种含蓄和婉转的韵味。

刘禹锡的《杨柳枝》写亲见杨花飞入隋宫,纯然吊古,感慨尚浅;韩琮此诗则曰不堪悬想千载之下,后人亦将见杨花飞入唐宫,吊古更兼伤今,叹喟又深一层。然而知人论世,仍然别有说词:刘禹锡生活在中唐时期,国力衰而未微,故词中止略带惆怅;而韩琮已入晚唐,夕阳西下,诗中自然更多一些阴影。明乎此,我们就不必对此二诗强分轩轾了。

【作者介绍】

   [唐]薛能(?—880),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一带)人。唐武宗会昌六年(846)进士。宣宗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中选,补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尉。懿宗、僖宗两朝,累官嘉州(今四川乐山一带)、同州(今陕西大荔一带)刺史,权知京兆(今西安)尹事,工部尚书,徐州、忠武军(分别是以今江苏徐州、河南许昌为中心的军事辖区)节度使。僖宗广明元年(880),为乱军所杀。癖好作诗,有《薛能诗集》。

   [唐]韩琮,字成(一作“代”)封。唐穆宗长庆四年(824)进士。初为陈许(以今河南淮阳、许昌为中心的军事辖区)节度判官。后任中书舍人。宣宗大中年间,仕至湖南观察使。有《韩琮诗》,多清新之制。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196):2020年第三十期
每周试玉(190)|嘉宾【何其三 阿杕 楼立剑】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4-6)月作品目录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李树喜:“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代序
“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视频完整版
《小楼听雨诗刊》2020庚子新春大拜年
荐读(五)|当代女诗人
“不见人”三字引发的小小公案  ——钟教授陪您读古诗词(45)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