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功宴赏

 红谷斋主人 2020-07-28

庆功宴赏

《诗经欣赏》小雅 ‧彤弓之什·彤弓

(峻岫)

这是一首庆功宴上,获得彤弓赏赐时,而演唱的歌曲。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注释

彤弓”:朱红色的弓。

”:放松弓弦。

“贶”:“贶,赐也。”[《说文》]

“飨”:大饮宴曰飨。

“载”:车载而归

“右”:通“侑”,劝酒。

“櫜”:读音gāo。古代车上用来盛东西的大袋子;也泛指袋子

“酬”:饮酒之礼,劝酒。

“《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毛诗注疏》]这是一首反映天子为征伐有功的诸侯举行庆功宴会,并赐予彤弓时,演唱的歌曲。对于这一结论,历来无疑义。据《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武子来聘,在这次宴会上,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卫宁武子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左传·文公四年》]由此可以证实《彤弓》是一首庆功会上当天子赐于彤弓的时候演唱的歌曲。古代诸侯有功,“则锡之弓矢以正诸夏,此王室所以尊也。不然强凌弱,大并小,天子之令有所不行。古曰《彤弓》废,则诸夏衰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歌大意:

朱漆弓箭放松切记一定好珍藏。来的都是嘉宾客,心中快乐多赞扬。钟鼓之乐以陈设,今朝开宴论功赏。

朱漆弓箭放松切记载回谢圣王。来的都是嘉宾客,今日盛会气高昂。钟鼓之乐以陈设,今朝殿堂多仰仗。

朱漆弓箭放松切记先在袋里藏。来的都是嘉宾客,心中快乐多舒畅。钟鼓之乐以陈设,今朝酬谢好时光。

这是一首在庆功宴会上,当天子赐予彤弓的时候齐声演唱的歌。天子为了表彰诸侯在征伐中作战勇敢,立下战功,在开庆功宴的时候,往往赐予彤弓等,以示奖励。诸侯打了胜仗归来,天子设宴招待,并赐予彤弓,让其珍藏起来,这是奖赏,也是名誉,又是可以流传后世的荣耀。此种制度至晋代依然施行。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彤弓”是朱色的弓,它的箭也是朱色的,故曰“彤失”。“玈弓”是黑色的弓,箭杆也是黑色的。诗歌一共分三章,“上二句言诸侯受王彤弓,是赐之事;下四句言王设乐飨酬,而行飨,亦是赐之事。[《毛诗注疏》]每一章的前两句都是接受彤弓,把弓弦放松,“既受之,我当于家藏之,以示子孙,不忘大功也。”[《毛诗注疏》]因为这是天子所赐,是对自己立下功劳的奖赏。每一章的中间两句,写宴会,写气氛,写情绪。最后两句则是说“钟鼓既设”,音乐即将奏响,大宴立刻开始。

诗歌取复沓重叠的结构,紧凑而又精炼,热烈而又欢快。每一章第一句都是彤弓弨兮”,接受天子赐予的彤弓,是莫大的荣耀。这种弓,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摆设和珍藏的,所以要放松弓弦。三章都重复这一句话,既强调了接受天子颁赐是一件大事,又表明内心非常激动。每一章第二句,即使怎样安置这张彤弓,语句既重复,又不重复。“受言”,就是接受彤弓的时候说。说什么?首先就是“要藏之”,这是一份荣耀,当然要好好地珍藏之;第二章则说要“载之”就是我要把彤弓拿回去,既郑重这份荣耀的意思;第三章则说,要“櫜之”,所谓“櫜之”就是装进马车上装东西用的袋子里。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好好珍藏”;第二句话就是“我一定把它拿回去”;第三句话就是“我把它装进马车的袋子里。”从用词的分量来说,是从重到轻,给人的实际感受则是“受宠若惊”无以释怀。每一章的中间两句,还是重复,嘉宾齐聚,我心贶之、喜之、好之。贶之”,是赏赐,此处应该是“贶赠”的意思。“喜之”就是高兴;“好之”则是“同好”的意思。诗歌的最后一句“飨之”、“右之”,“酬之”则应该就是一个意思,就是宴请、酬谢大家的意思。(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