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创办20年(1998-2018)纪念集7 由【独立】与【诗歌阅读】联合推出! 当代彝族90后代表诗人 16家诗选 阿牛静木 编选 写在前面 ——“彝族90后诗展”及其它 阿牛静木 在新世纪进入第二十个年头之际,《夜行者》准备策划一期“当代彝族90后诗展”,得到了云、贵、川等诗人们的积极响应,我想,这既是一次回顾,也是一次总结,彝族汉语诗歌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历程,硕果累累,尤其以吉狄马加、阿库乌雾、吉狄兆林、发星等为代表的先行者们,这里需要说明并指认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彝族汉诗是发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吉狄马加一声“我――是――彝――人”拉开序幕的,彝族汉诗≠彝族人用现代汉文写的诗,彝族人用现代汉文写诗差不多是和整个中国现代诗歌同步的,而这里强调的彝族汉诗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认同、一种从自发到自觉,不依附任何话语权的独立诗歌艺术写作。) 一、根性写作 此次诗展除大小凉山诗人外,云、贵两地大多数地区诗人诗写已不存在族根性,所以不再编选内,这也是《夜行者》办刊理念及其存在的意义,注意;上边这种隔离式状态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没意识的,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遗憾,真的遗憾,其实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中国这条文脉是比较明晰的,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清小说,及上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我一直觉得,当一首诗写来既没有其前辈的影子,又没有同辈的痕迹,达到诗学的另一个高峰,那就当真了不起了,而阿库乌雾的《密枝》,发星老师的《对大凉山黑色情人永远的沉醉》《十二个母题组成的山脉(长诗残稿)《黑色系列》、梦亦非早期的那几首漂亮长诗……无疑都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优秀作品,要清楚中国现代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属于西方强势话语权下的亚文化,很多诗歌文本更是来不及在中国本地现场经验化处理而成为了横的移植产物,尤其一些以西方价值尺度唯命是从的狂粉追随者。 当然也要说明,根性写作不是一种肤浅的,没痛感的生活,历史记忆还原式记录,关于这点大凉山彝族汉诗更显严重,群体经验更多时候形成了我们写作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过分的依赖性、导致了言说主体的缺席,大家一直以来认为根性写作就是千篇一律的毕摩、荞麦、鹰……这其实错了,葆有此观点的人肯定对根性写作带有莫大的偏见,我所认为的根性写作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依托,灵魂上的皈依,有根,才能深入;诗人,肉身可以漂泊,但灵魂漂泊意味着死亡。诗人首先是个人,很重要,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在上的人,很多诗人也用低到泥土写作来比喻,我觉得也对,诗人的任务只是把小至群体,大至人类的共同经验说出来而已,要清楚不写诗的人也和写诗的人是一样的,心理,外在的,内在的结构层次相差不大,但往往好的诗人会把个体的命运上升到整个人类高度,他就变成了一个民族,人类的精神指标,为个体而写作这是最本初的诗歌写作动力,这个叫外部结构,至于内部结构就是诗人和一般人不同的那部分,那部分有点抽象,又神秘。 二、原生性写作 七月的大小凉山,阴雨绵绵,满地的山菌在疯长着,阿妹依偎在木门弹着思念的口弦,阿哥在岩窟中写着火镰般滚烫的经文;如果爱,那就在胸间挂九十九个太阳在密林丛中牵着情人的手互诉衷肠吧,如果你是只鹰,那就高翔于蓝天之中,如果你是只虎请继续啸吟于山中,因为你是大山的儿子,你身上具有大山一切优良的品质。大小凉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解放前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所以现代工业对其破坏还不是那么的明显,当然,也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彝文化有关,尤其大凉山,彝风浩荡,盛行魔鬼神幻之词,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也就影响着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的诗人们了,其实我个人觉得宗教和诗相差不大,只是诗要比宗教更加自由而已,诗也不等于思想哲学之类。 今天,大家都忙于追求物质生活,没过多时间关注下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那么的微妙,灵魂在生活中常常是缺席的,病态、焦虑、异化、荒诞……充斥着现实生活,很多人没有信仰,被欲望摆弄着,就像一个纯洁的妙龄女孩身体完全被打开,世界从此再无秘密可言,类似的情况西方也出现过,毕竟西方比我们更先工业革命,可我们有些诗人还在重复着西方大师们的走过道路,是时候问下自己,这种写作真的还有意义? 三、现代意识 上边说大小凉山受现代工业、外来文化影响现还较小,尤其大凉山,究其原因是彝文化自身的系统性、独立性,但谁又能保证再过十年,二十年,又是什么模样呢?现在我们读彝族诗人诗作不管是前辈们的,还是此次九零后诗展,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这个族群未来的担忧与迷惘。山地民族与时代的震荡出现了裂变,竟一时把我们弄来手足无措,不知所以然,于是出现了两种极端朝向、A:无力正视外来先进文化和本民族腐朽文化者、B:拔高外来文化而精神自我矮化者。如何将AB在内部达成某种和解,这将是我们着手处理并思考的一件事情,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根性写作与现代意识,‘根’是矿,根深才能叶茂,是一切的出发点,而‘现代意识’则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审慎传统文化,保障诗写的与时俱进,二者相辅相成。譬如以生活在大凉山诗人为例,在大凉山这块大场域中以小我与世界对话,与自己对话,大凉山于是形成了你的某种内在的精神气质,你就可以在里面诗写你一生灿烂的诗章了。 2019.7.30于拉布俄卓(西昌) 当代彝族90后代表诗人16家诗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