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新年:美食与爱都不辜负

 芸淡风倾 2020-07-28

小冒坚持原创的423天 一年一度春节到,重拾儿时的期待和仪式感。

美食就是爱。

即使对吃再无讲究的人,也不能否认自己记忆里有很多熟悉的味道。

一顿家里做的美味佳肴,就是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滋养着平淡落寞的日子,也可以抚慰疲惫受伤或者孤独怯懦的心灵。因为那是一种无言但温暖的交流,是做饭的家人与吃饭的我们之间一种充满默契的情投意合。

所以,虽然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的精彩,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尝过之后,对家常饭的思念就带着点千帆过尽,返璞归真的感觉。

逢年“过”节。尤其是传统节日,其实过的重点,就是一个“美食”,尤其是吃的就是一个“年”。

然而,每到年关将至,大家总会心里充满期盼;也总会有越来越多,能勾起我们内心对传统美食的向往的事物,比如这部逢春节必刷一遍的大片——

《舌尖上的新年》

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纪录片电影,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一)“年夜饭“的C位到底吃什么?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历史、物产,饮食风俗,文化和习惯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中国美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并被全国各地所接受和享用的地方菜肴。

这成整套的地方菜肴,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菜系。

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春秋战国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表现出了差异;唐宋时期,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与传统“四大菜系”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塑造了大江南北各具特色风味的“年夜饭”,自然各领风骚,别具风味。

所以作为年夜饭传统“重头戏”,能引发大规模辩论的千古难题来了:

过年到底吃什么?饺子还是年糕?

北方人,毫无疑问会选择饺子。

当“过大年,吃饺子“的红红火火的理念,传遍全球各地的时候。每个外国人,也许分不清汤圆,馄饨,包子,锅贴,但只要告诉他,dumpling(饺子),就立马能形象地理解,这也是一类带馅美食。

饺子看似简单,其实“内容”可以很丰富——羊肉牛肉猪肉鱼肉海鲜鸡蛋,搭配芹菜韭菜萝卜葫芦各种蔬菜,就能搭配变化出丰富的味道,营养均衡又健康。

南方人,过年的主打也不是只有包汤圆,蒸年糕这么单调。

闽西北可以用蛋液煎年糕片,配以酒菜,代替了米饭;西南少数民族的年糕不是用糯米磨成米浆蒸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糍粑——将一锅蒸熟的糯米饭,放进石臼捣烂,揉搓成一个一个的小饼团,趁热配上白糖,红糖,芝麻。吃不完也不要紧,风干后还可以保存,下次加热就可以吃。

在“年夜饭”的标志符号美食上,就能看出,“南甜北咸”,“北面南米”,早已经变成约定俗成的文化习惯。

北方的面食,不仅可以做出花样繁多的食物,仅面条一项,去面食大省山西,就能每天吃一种面,一年不重样——闻名全国的刀削面,扯面,拉面以外,还有剪刀面,剔尖面,一根面等等。

南方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缺乏面粉粘性的大米,一样做出了像面条一样形状的“米粉“ 有韧性又有嚼劲。各地都有不同的米粉做法:湖南衡阳,江西抚州,重庆长寿,四川绵阳,福建兴化,广西桂林,新疆特色……除了米粉,还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融水滤粉,宾阳酸粉,武鸣生榨米粉,钦州猪脚粉,防城港卷粉……形态各异,味道不同。

(二)除了主角,八大菜系“年夜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众和特色美食?

一年一度,最重要也最有意义的节日里,年夜饭怎么会只有饺子和年糕?

1.鲁菜:

口味咸鲜为主。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咸鲜为主火候精湛,精于制汤,善烹海味。

“二十三,糖瓜甜”,糖瓜这种已经演变成一种意象的手工食物,制作非常复杂,因为中空造型又不方便运输储存,不确定性又很多:看天时地利人和,注定只是被小范围享用,然而对山东莱芜人来说,没有吃到好吃的糖瓜,年就不完整。

2. 川菜

口味麻辣为主,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川菜的平实质朴,就在于它的不过分修饰,非常接地气,一看菜品就能看懂用料和做法。

四川香肠腊肉为什么在各地都特别有名?就在于调料的川味——麻,辣,咸香适口。配上蒜苗等蔬菜干炒,可以将油脂溢出;用煮过香肠腊肉的水来熬菜汤,既能缓解大鱼大肉的油腻,又将每一分食材充分利用好。

3. 粤菜

口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肇庆的裹蒸,融合了柊叶,糯米,绿豆和五花腩等平凡食材,不仅老少咸宜,制作过程更是充满了一家几代共同的欢乐回忆。

潮汕各种海鲜吃法,就更让人大开眼界:

4. 苏菜

口味清淡为主。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扬菜,讲究选料和刀工,擅长制汤;苏南菜口味偏甜,注重制酱油,善用香糟、黄酒调味。

淮扬荤菜里的鱼就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但要过了年三十,初一才能开始食用。四大品种里,白鱼鳊鱼不吉利,鲫鱼尚可,寓意富贵吉祥的鳜鱼成为主角,可红烧,可醋溜。用盐腌制的风鸡可做清蒸风鸡,风鸡狮子头等。还有芙蓉鸡片,芙蓉鱼片,“凤求凰”(老母鸡炖汤)等。

素菜方面,必备两样,首选俗称“路路通”的水芹,再来选有平安寓意的豆苗(“安豆苗”)。

5. 闽菜

口味鲜香为主。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红鲟米糕:

凤梨酱:可不是菠萝。用来做调味料进一步烹制美食。

三色蛋:皮蛋+鸡蛋+鸭蛋

6. 浙菜

口味清淡为主。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糟、黄酒调味。烹调技法丰富,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东南部口味偏咸。

海边石头小镇上的人家,总会留些新鲜的海鲜,晒成鱼鲞,过年时配着肥润油大的咸肉一起蒸熟,或者加大把姜丝爆炒,简单又美味,把年一样过得认真又踏实。

7. 湘菜

口味香辣为主,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香辣、香鲜、软嫩。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

湘西的莽莽大山,山货就是最好的自然馈赠。山民们开动智慧,腌制,风干,发酵等方法,将生长在春天自然的精华,留存到了春节——野蕨菜,香椿,春笋,配上腊肉,灌肠粑粑,就是让时间逆行,留存美味的魔法。

8. 徽菜

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历来的,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于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味,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产在霍山白马尖的大鲢鱼,腌制成咸鱼,下锅煎出鱼油,熬成浓稠的汤汁。碗底铺上碎鱼肉和黄豆,倒入汤汁,放在外面,就是一道“鲢鱼冻”,配上热米饭融化在口中,不禁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全国各地,美食数不胜数,眼花缭乱,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管饮食文化多么不同,也不论富贵贫穷,认真吃,过好一个年的踏实愿望,都是相同的。

(三)亲手烹制年夜饭的意义何在?

说实话,近几年虽然大家都在强调仪式感,但是年味反而逐渐转淡。毕竟都在追求高效,快速,便捷,和休闲。能花钱解决,为什么要费时费力,亲历亲为?年夜饭都可以出门餐馆外包,何况其他传统节日?

年轻一代,经常找着借口,不愿意回去帮忙枯燥繁琐的过节准备,现成食物应有尽有,觉得外面的一切都好。

然而,所谓的节省心力,节约时间,有时想想,不过是为了大家快速进入茶余饭后,各奔东西,各自抱着手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不知道真正节约了什么,便捷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在这部《舌尖上的新年》里,我看到所有朴实又隆重的年夜饭:

所谓的仪式感,不是注重精致的食物,而是用心的过程。

亲手精心准备的过程,哪怕最后不那么完美,但是你可以体会到一种接了生活地气的踏实。

内心丰富,热爱生活。一家人,有沟通有互动,让每一个特殊节日里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光,成为美好回忆,才能抵抗住日复一日的平淡岁月里的相似性。

蔡颖卿在她的书里写到,日本著名的帝国饭店的料理人告诉她,

料理的最高意境,就是饱含爱,功夫和真心。

年夜饭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想要给自己和亲朋好友最美好的食物,打从心底觉得,用“味”填报他人的“胃”,是一件快乐的事,对完成美食的人和品味美食的人而言,都想要并且能够从美食中得到幸福的感觉。

花费时间和心力,表达感谢和祝福,都是值得的。大家一起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一辈子享你的福,我也是感激你的


我姥姥已经85岁,逢年过节,依然奋斗在准备一线,有条不紊指挥。那份心力,是我们年轻一辈永远都没有的。

我家不局限于本地特色美食,随着来自各地的家庭成员的加入,八大菜系,也开始丰富起年夜饭的餐桌。

华特·班杰明说,“阅读使我们成为移民”。出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各地招牌美食,不也是一场全家参与其中的别样旅行?不就是可以让因为缘分走在一起的不同地域的亲人,联系得更加紧密?

过年,就是要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一起劳作,一起聊天,一起分享美食和欢乐。

过年,就是要无私地拿出自己的东西,和左邻右舍一起分享。

过年,就应该充满活力和包容性,尊重并接纳每一个不同的文化和习惯。

成年人的世界里,事情越来越多,纪念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少;记忆越来越多,回忆越来越少。自我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少。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说道,

很多时候,人不是活一辈子,也不是活几年几个月,而就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年夜饭,就是这样的瞬间。而生活本就应该,一天一天,认真细致温暖地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