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留英攻读体育博士,到加入中赫国安做技术分析,这是他的追梦之路

 新用户49687622 2020-07-28

闫晓林,北京中赫国安预备队技术分析,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教练员培养与发展专业攻读博士。从小就有着足球梦想的他,二十多年来用他的那份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梦想最终变为真实。

文 / 曹 焱 编辑/ 郭 阳

足球之梦:一以贯之

执着,这是闫晓林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从他的履历来看,无论是就读的中学、大学所学的专业亦或是留学期间选择的课题方向和导师,闫晓林做的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足球梦想。

尽管闫晓林小时候在绿茵场有一脚十分出色的脚法,但是和很多父母一样,闫晓林的父母还是希望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闫晓林在接受采访说:“选才的时候年龄太小,我爸不愿意让我去体校,希望我去上学。但是我爸不干涉我的爱好,但在职业和未来规划方面,他还是干涉的。”

也在这种环境下,闫晓林的中学期间就在洛阳一高度过。洛阳一高诞生于1904年,是河南省重点中学,前身是河南府中学堂,曾被胡适誉为中国最好的二十所中学之一。

作为体育特长生,除了日常的文化课学习,闫晓林在中学期间还在学习之余接受系统的足球训练。谈到自己中学期间的这段经历,闫晓林颇有感慨的说:“那时候我们学校真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练也时常邀请职业俱乐部的教练、队员来指导我们。也正是从这开始,用课余的时间系统的学习踢足球,从校队比赛到参加洛阳市的比赛,一点点的成长。”

代表洛阳一高校队一队参加洛阳市5人制比赛

在当时那个年代,闫晓林的父亲虽然建议孩子应该先读书、先学习。但闫晓林的关键比赛,父亲却几乎是一场不落的出现在场边。一路走来,给予闫晓林很多建议和支持。

但令人遗憾的是,闫晓林高中期间经历了几次背部伤病,无缘去职业队踢球。但他心中的那个足球梦并没有熄灭,而是希望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真真正正做一些让自己、让中国足球有些成长和进步的事情。

结束了高中的生活,闫晓林选择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习,深入的学习有关足球、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来为自己的足球梦建立更为牢固的基础。

求学选择:选好课题与导师

用闫晓林自己的话来讲,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平淡而充实。闫晓林说道:“大学期间每周都有四节足球专项训练课,训练之外也有一些基础理论的课程,4年66门课,150个学分。”

大学时期闫晓林所在球队夺冠合影

平淡中积聚着能量,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训练终究会为闫晓林后来的选择提供帮助。在攻读硕士期间,闫晓林选择前往新疆师范大学。而究其原因,闫晓林则说:“我当时选择去新疆师范大学是因为一位导师,他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我们体育学院的院长,他有科研项目愿意带我,所以就前往新疆读研了。”

而这种选择同样影响到了闫晓林后来出国读博时的方向,在攻读硕士期间,闫晓林随导师共同研究少数民族竞技体育与运动员体质的课题。回忆起这段经历,闫晓林表示:“我是那种一边踢球的同时又非常喜欢搞足球科研的人,不仅是运动,还对一些足球理论非常感兴趣。”

而也正是这种科研经历,在后来闫晓林申请英国读博期间起到了作用。

其实在本科毕业以及研究生毕业时,同样有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等待着闫晓林的选择。但,显然,闫晓林更想在一线球队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一名体育老师并不能勾起他的工作热情。当一名教练,或是选择留学是闫晓林当时头脑中唯独的两个考虑。

而不同于国内的博士,在国外,博士是不需要考的,需要完全靠自己去申请。而且在科研方向上也需要预先规划,要和自己的导师相匹配,他才会让你加入他的科研团队。用闫晓林自己的话说:“申请博士和找工作差不多。”

在研三一开始,闫晓林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海外求学之路,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则开启的更早一些。在留学地点上,闫晓林选择英国,据他说,在当时,英国体育产业很发达,英超特别吸引他,此外也想了解英国更多的足球文化。

通过自己的DIY,闫晓林联系到一位伯明翰大学的导师。闫晓林说:“这位导师当时有一个与英足总合作关于教练员培养方面的项目,我就找他通过套磁来了解,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做着调整。”

拿到PhD的过程并不轻松,闫晓林说在面试中PK掉其他多位竞争者。回忆起那一年的准备,闫晓林说:“足球训练、套磁、毕业论文、雅思考试还有不断的PhD面试。在最终面试的环节,同时有三个人,一个是院长还有另外两个导师一起跟着面试。”此外,我们也了解到闫晓林在复习英语时,每天坚持早起,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为他后来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而拿到PhD录取通知书的闫晓林,在总结自己的“取胜经验”时总结出了三点:

  • 科研能力,在读硕士期间做的一些课题;

  • 不低于85分的文化课平均分成绩(适学校而定);

  • 一以贯之的足球专业经历,从事研究的内容都与足球有关,符合导师的课题方向;

而作为一名“过来人”,闫晓林也在留学的选择方向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选择导师和导师所带的研究项目比较重要。

留洋岁月:宝贵的人生经历

2014年,正直英格兰足球改革,而闫晓林也加入了他的导师关于英足总青年精英教练改革方案的团队中,Continu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是他的研究方向,即足球教练员的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培养)。

闫晓林随导师在英足总进行英格兰青年精英教练员改革项目报告

而当我们与闫晓林谈论起他在英国留学期间的那段往事,闫晓林说,那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闫晓林:“留英这些年,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跟足球有关的美好的事情,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结实了许多朋友,共同建立了伯明翰的华人足球队等...”

而在从事研究项目期间,闫晓林也亲自参与到了英足总教练员培训班和继续教育的课程之中,能更直接的接触到例如球探课程,技术分析课程,足球心理学课程、技战术课程等课程的具体内容,此外还能常去圣乔治公园与很多知名教练交流学习等。

闫晓林与现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索斯盖特

在2015年,闫晓林通过了为期5个月的英足总Level2教练员资格证课程。而他的讲师则对闫晓林后来的职业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闫晓林说:“那时我的讲师史蒂夫推荐我去一些俱乐部实习,还推荐我上一些技术分析课程,并建议我做一名技术分析,因为我的背景更符合这一职位的要求,而且未来几年中国对技术分析的需求会更多。我非常感谢他,时至今日他还会分享一些资料给我,督促我不断学习。”

史蒂夫在观看指导闫晓林的带课(参加level2)

除了这些,闫晓林在学院里面还经常参加各种科研实验。他说:“我喜欢跟一些体育科研疯子打交道并参与其中,那是我枯燥科研生活的乐趣之一。”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1:干预足球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实验

图2:干预足球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实验

在聊到中英足球教练培养和青训的不同时,闫晓林表示:“差别是有很多的,也写过很多报告,但我们这几年的变化也很大。想出好的球员就得有好的教练,教练员的质与量一直是各国青训关注的焦点之一。青训是大工程,作为教练员得有足够的耐心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职业道路: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在做人方面,闫晓林秉承的是一种低调的风格,在做事方面,则更为的踏实和靠谱。当谈到来到中赫国安工作时,闫晓林说:“能加入中赫国安是一件让自己非常激动的事情,作为新人在这里能与昔日的偶像和足球前辈们一起工作,并向他们学习,还能够向足一队的教练各种请教,感觉非常棒。”

目前闫晓林在北京国安预备队担任技术分析一职,为教练组提供球员科学的体能表现反馈以及技战术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晓林说道“这个职位更形象的说是Coach`s eye——教练的眼睛。”

对于这项工作,闫晓林表示虽然非常辛苦,但自己乐在其中。根据闫晓林的描述,我们对技术分析工作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即通过基于训练和比赛中的录像通过视频软件分析球员的技战术,提高球员的技战术能力。以及球员在训练中身穿相应设备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与球队的队医、教练组成员沟通,用以控制他们的运动负荷,提升竞技水平。

使用GPS设备追踪球员训练数据

与教练组成员一起分析比赛视频

而这种职业视角,也让闫晓林在观看日常足球比赛时有了一种额外的观察点。在刚刚过去的世界杯比赛中,闫晓林就谈到了本届世界杯与以往世界杯的一些区别,例如在平均跑动总距离相差无几的情况下,Top speed(顶级速度跑)的总距离和次数明显上升,对于体能方面要求更高;破密集防守、定位球、高效反击等命题较之前更为突出以及中后卫拿球向前和组织进攻的战术能力要求更高等。这或许也会对各支球队今后的训练安排,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这种工作形式与科技的进步不无关系,在2015年,闫晓林也参加了在丹麦举行的世界足球科学大会。闫晓林表示:在大会上展示的科学技术和理论,许多都会在未来几年内应用在足球训练场上。”

视频软件分析演示 

在伯明翰大学留学期间,闫晓林也面临着今后的工作选择问题。由于专业特殊性,英国方规定,闫晓林在持有学生签证期间,只能以实习、志愿者的身份从事教练方面工作,否则将面临处罚或遣返。

“当时,种种因素都在对抗着你自己的意愿,加上家里当时的情况,让我几乎放弃了在英国的一切,我非常感谢当时愿意给我其他行业工作签证名额的朋友,但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闫晓林说道。

回国后的第二天,闫晓林接到来自足协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去教练班担任翻译和助理。用闫晓林自己的话:“当然,求之不得!”

就这样,闫晓林开始了他作为足协英汉交替互译工作的生涯,先后协助史蒂芬先生(德)和拉尔斯先生(德)参与到了2017年的A级和B级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中。

德国讲师、中国学员、再加上做着互译工作的闫晓林。必然有着多种文化或是足球理念上的碰撞。闫晓林说:“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不同的足球文化应生出不同的足球语言。”

为了能够准确传达讲师的意思,并让学员可以完全理解。闫晓林在工作之余还会常和导师和学员之间就足球有关的话题进行沟通,特别是足球技战术和足球词语方面。

亚足联/中国足协A级教练培训班

当中、德、英三语很难通过直译的词语来详细表达某一技战术时,我们就尝试创造一个独有的,讲师和学员都能瞬间理解的词语。

例如我们尝试引用德甲莱比锡红牛的经典踢法——德语为Steil-Klatsch时(意思就是传球向前,接球者回传,再向前传,就像迅速的拍手一样进攻传球),并强调1-2脚球和传球得准确性,而不是完全像莱比锡那样的快节奏、高强度的传递进攻,就创造了Yo-Yo pass(“悠悠球”传递)这一更形象的词。像这样的还有silly run、red zone、positional play、抢逼围等有意思的词语。

这样的工作显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耐心,但对于从小就有着足球梦想的闫晓林来讲,这样的工作对他却有着另外的意义。他说:“这样的工作强度非常大,而我却很享受,因为在这里每天都能跟很多优秀的教练员和讲师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总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也正是这一年,我的专业口译水平和技战术理论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谈到未来的职业方向时,闫晓林眼中露出一种坚定。他说:“尽管,技术分析这个工作非常辛苦,经常要熬夜。许多人也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转行去做助理教练或是其他的工作。但我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工作的乐趣是它能给我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比赛,而且通过自己做的这些事情,的确能给教练组团队提供到帮助。”

在谈到日常关注其他哪些运动时时,在闲谈中闫晓林还提到了自己年少时与电子竞技的一段小故事。

14岁时就曾参加星际争霸、魔兽争霸比赛的他,如果不走足球这条道路,或许会在电竞圈有着自己的一段江湖传说。

闫晓林说:“当时在洛阳读书,比较爱玩,也比较执着,做什么都想要做的好一些。当时在洛阳的网吧,经常会和现在的电竞圈老前辈打比赛。05年在洛阳赛区,李晓峰(Sky)就是从我们身上拿走了唯一的一个进入ACON5全国总决赛的名额。而目前,闫晓林也表示平时也还会偶尔玩玩这些游戏。

命中注定与竞技体育相关联,执着的人,执着的足球梦。

即便前路漫漫,即便荆棘满满

闫晓林仍然选择一路走下去

祝福他,也祝福中国足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