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思明居士 2020-07-28

如果要评选一句最具国民传唱度的歌词,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必然会获得超高的票数。

这句词出自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

1988年,这部电影一问世,就大放异彩。

它获得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人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张艺谋也借此开启了自己32年的电影大师生涯。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更令人称奇的是,《红高粱》这份荣誉榜上,个个都是大咖。

本片莫言做编剧,顾长卫做摄影,姜文和巩俐做主演,张艺谋自己做导演,这么豪华的阵容恐怕有生之年看不到第二次了。

32年过去了,比《红高粱》优秀的电影很多,但在色彩的处理上能和它掰手腕的电影还是屈指可数。

而这部片里弱故事搭配强画面的特点也成了张艺谋电影重要的烙印。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影片故事很简单,讲述了“我奶奶”九儿和“我爷爷”余占鳌的爱情故事。

因为一头骡子,九儿被迫嫁给了拥有一家酒坊的李大头,九儿出嫁路上遭遇强盗,抬轿子的余占鳌三拳两脚打退了强盗,九儿和余占鳌互生爱慕。

三天后九儿回乡探望父母,高粱田里冲出了余占鳌,抢了九儿。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九儿归家后,自己的丈夫患麻风病死了,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酒坊,和余占鳌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还一起创造了酿造好酒十八红的方法。

随后抗日战争来临,九儿和余占鳌带领乡亲们,谱写了一曲用高粱酒浸润的悲歌。

故事虽然简单,但影片内涵却不简单,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有人因为影片中有野合的场景,就把它和《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归为情欲片

有人因为影片中有抗日的情节,就想当然把它归入“抗日影片”

其实都不是。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

《红高粱》在张艺谋的电影宇宙中是极为特殊的一颗星,它赞美的是原始的、野性的、蓬勃的生命力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规则在电影中被撕得粉碎,秩序被打乱重新布排,而自然规律也被拉扯成了乱神怪力。

撒过尿的酒变成了佳酿,染了血的月亮吞没了太阳,骡子和女人划上了等号,高粱地里激荡出生命的交响。

还有肆意喷溅的血色海洋,还有迷乱癫狂的酒神祭拜,当然也少不了情欲泛滥的青纱帐。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这就是《红高粱》,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野性世界,也是张艺谋精心为观众步下的一个局,一旦入局就醉了。

野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老谋子,或者说,莫言,是通过三种事物来表现这种野性的生命力的。

第一种事物是美酒

美酒被赋予了魔幻神秘的色彩。

就像影片中那句歌谣唱的“喝了咱的酒啊,滋阴壮阳口不臭;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酒壮怂人胆,正是在美酒的怂恿下,成全了余占鳌和九儿的好事。

主角名叫九儿,谐音酒儿,她是酒坊的女掌门人,正是她研制出了独特的美酒,调配出了神奇的配方,十里八方的乡亲们喝了她的酒,仿佛沾染了仙气,在和平时飘飘欲仙,自由自在;战争时抖擞精神,拒敌于千里之外。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中国自古有饮酒文化,是不是糟粕且不谈,但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有丰厚土壤的。

老实的庄稼人斗不过天,斗不过地,便从高粱酿的酒精里寻找醉意微醺的感觉,这是一种难得糊涂的智慧,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转不过的弯儿。

第二种事物是性。

本片两处描写性一明一暗

开头轿夫颠轿的一场戏是暗写。

轿子底下是四个精壮汉子,轿子里坐着是体态风骚的新娘,刚与柔的碰撞正是性和谐的象征。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轿子里的新娘子背负的是包办婚姻的可悲命运

轿子外的汉子背负的却是喷薄欲出的欲望

轿子吱扭吱扭地响,这是性的挑逗,也是对于悲惨命运的一种戏谑与抗争。

片中姜文和巩俐饰演角色野合那场戏是明着写“性”。

两人充满了仪式感,仿佛某个部落的祭拜仪式一般:他们头枕大地,以天为被,在红高粱地旋转,跳跃,闭着眼,完成了生命的大和谐。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其实从伦理的角度看,他们这是在偷情,可是在观影时,我们却丝毫不会用道德的尺子去评判他们。

在《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性是戴着道德伦理镣铐的,所以我们看得很压抑。

可是本片中,老谋子就是要剥离道德伦理的外壳,还原一个原始的性,我们看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

第三种事物是死亡。

本片中出现了多次的死亡。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李大头的死,悄无声息,死于别人的口述中。

而抗日者的死,则壮怀激烈,隔着银幕都能感受到那种喷溅的万丈激情

影片蔑视了消极的死,窝囊的死,赞美了那种保家卫国,撼人心魄的死。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有一个镜头充满意味。

一边是一头牛被屠宰,一边是人一个个倒下,老谋子不惜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来冲击观众的内心世界。

酒,性和死亡有什么联系吗?

老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剔骨钢刀,但无酒毕竟不成席,无色世上人渐稀。

酒和性就是随影随行的兄弟,不然怎么会有酒后乱性的说法。

而性的快感,又极度类似于濒死的状态。

人人恐惧死亡,人人也敬畏死亡,以至为了正义去拥抱死亡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酒,性,死亡,都是让人刚开始恐惧和抗拒,最后会上瘾的东西,这就是野性的魅力,这也是《红高粱》精心布局的三个爆点。

分析完《红高粱》,不得不提一下主创之后的发展。

当年的姜文还愿意“屈尊下顾”,做张艺谋的演员,但是转眼就锋芒毕露。

他接过了《红高粱》的衣钵,化身成了行走的荷尔蒙,他之后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将《红高粱》那种野性的美发扬光大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当年的顾长卫还是张艺谋麾下的一员干将,是他将张艺谋脑海里的影像世界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也难怪他被称为“中国第一摄影师”。

之后他又帮助姜文拍摄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然后“摄而优则导”,在2005年拍摄《孔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从此和张艺谋一样,实现了从摄影师到导演的华丽转身。

当年的莫言还名气一般,但几十年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卖到脱销,这部《红高粱》也成香饽饽了,还被顺带拍成了电视剧收获了不俗的口碑。

而当年23岁的巩俐,通过这部处女作崭露头角,向着影后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只有张艺谋,走了一条曲曲折折的路。

他拍出过《菊豆》这样的禁片,拍出过《活着》这样的口碑佳作,也拍出了《英雄》这样的商业大片,他在各个风格间不停切换,少了轻盈感,多了厚重。

只是后来他再也没有再拍出过《红高粱》这样简单直接、洋溢着蓬勃生命力的电影,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当然《红高粱》也有着明显的缺点,比如故事简单,人物塑造薄弱,这些都是张艺谋电影的通病。

豆瓣网友一向对张艺谋很苛刻,但这部片还是给了他8.4的高分,足可见《红高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电影。

30年前没看懂,30年后才明白《红高粱》是张艺谋精心布下的一个局

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红高粱》犹如一坛温吞的老酒,随着岁月而逝,越喝越让人沉醉,越让人上瘾。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