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油灯下听鼓书 / 叶助权

 作家美文 2020-07-29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煤油灯下听鼓书

一到过年,汝龙爹(方言,“爹”即“爷”)的老朋友王瞎子就来到我们生产队。王瞎子是个说书先生,汝龙爹是乡里放电影的,善于交际,人缘好,说话幽默,风趣。王瞎子是汝龙爹的朋友。

冬天的夜很长,吃过晚饭,叶庄,黄庄大屋基窠的老人和小孩纷纷来到汝龙爹家里,只见堂屋中间摆上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面点了一盏煤油灯,一壶热茶,七八个茶碗和一升多花生。大小书友们边喝茶边吃着喷香的花生,汝龙爹帮王瞎子支起了鼓架子,将一面皮鼓小心翼翼且稳稳当当地摆放在鼓架上。王瞎子一手执着鼓锤,“咚咚咚咚咚咚咚”,一手拿着快板,“当不令当铃叮当”,鼓声,快板声,节奏合一,清脆悦耳。老年人坐在桌边,妇女和孩子大多围着大鼓或坐或站,围满了听书的人。套用说书人的话讲“那真是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瞎子先生那宏厚响亮的嗓子,或是唱腔,或是道白。或是“薛仁贵征东》,或是《薛丁山征西》,或是“智取生辰纲”,或是“桃园三结义",唱不尽的英雄,道不尽的仁、義、忠、孝。那圆润悦耳的腔调,融入在煤油灯的光亮里,伴着听书人的欢声笑语,融λ这一方夜空,这空气仿佛活了一般,生动之处,记得桌子上的那盏煤油灯,“哗剥”一声,或“突突”地跳了几下,仿佛受到说书者的渲染,为说书人的精彩鼓掌着呢。

时代在改变,记忆不曾消退,那年代,那一盏盏带着家乡人走出黑暗的煤油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用尽了一辈子的精力后静静的守候着自已的子孙,将她一世的经力和苦难,换做了今生的美好。

我,多么留恋那一家人相依相偎在煤油灯下的温馨和坚守。

作者 叶助权,安徽桐城大关人。从事工程建筑管理。一直坚持认认真真做事,诚实守信做人。爱好写作,在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

投稿作者请进(公告)

第一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二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三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四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注:此文为作者投稿作品,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主编处理,微信:li923887813

投稿作品奖励规则:(1)投稿作品有20位读者留言或阅读量500以上的,将再发表于搜狐新闻(或者今日头条)。阅读量800以上,将再发表于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含微信平台一共6大媒体平台推广您的作品。多个不同类别的平台发表作品会让作品在网上可以容易搜到,慢慢积累知名度。(2)作品有二十五位读者留言或者阅读量八百以上还将获得作家美文·年度人气作者称号,再次在平台发表时将注明该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