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实例点评:文本再构,不可乱构(2)一粒豌豆的故事

 凌哥英语 2020-07-30

  这是凌哥不久前评审的一篇论文中的内容。论文的主题是“文本再构”。

【二】基于学生特点再构

  高年级学生掌握的单词更丰富,句型更多,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chant。教师可以适当把单词拓展成相关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串联起单词。如四年级下册Unit 4 B Let’s Learn的文本内容和再构文本如下:

  教师创编了“青豆宝宝找妈妈”的故事,青豆宝宝在寻找妈妈的路上碰到了西红柿、土豆、卷心菜等朋友。在这个故事中有机融合了以上这些食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等知识,并且将独立的食物词汇和句型整合在情境化、趣味性的故事中。能使学生在聆听和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和理解词义,熟练词汇和句子结构。

  当然,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白雪公主帮助小矮人打扫房间”“小新一家去野餐”等符合孩子们年龄特征的故事,教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单词融入活泼有趣的歌谣、故事中,还可以借鉴视频、音频、绘本等各种多媒体资源。

  为了方便您阅读,凌哥将作者的文本再构的内容打字出来,并附上其中一张PPT页面:

Baby bean looking for mother

"Hello, I'm baby bean."

Baby bean and little fish are good friends. Little fish and mother swim together. But Baby bean can't find his mother. So he wants to look for his mother. 

First he meets a potato

"Mum! Mum!" Baby bean cries.

"I'm not your mum. I'm potato.

You are round. But I'm not."

Says potato. Baby bean goes on.

Then he meets a tomato.

"Mum! Mum!" Baby bean cries.

"I'm not your mum. I'm tomato.

You are green. I'm red."

Says tomato.

Baby bean goes on.

Then he meets a cabbage.

"Mum! Mum!" Baby bean cries.

"I'm not your mum.

I'm cabbage.

You are small. I'm big."

Baby bean goes on.

Then he meets eggplant.

"Oh, my baby, come here!"

Says eggplant.

"You're not my mum.

You're long. You're purple.

Baby bean goes on.

Wow! So many green beans.

"Oh, my baby, come here!

You have so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Oh, mum!"

What a happy family!

凌哥点评

【一】能不能再细心一点?

  论文中写到“四年级下册Unit 4 B Let’s Learn”,可是B部分的词汇是农场上的动物啊!是手误还是粗心呢?

  A部分的词汇页面:

  B部分的词汇页面:

【二】这是不是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

  这个内容,显然是模仿《小蝌蚪找妈妈》的。但是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

  (1)小蝌蚪要找妈妈,因为青蛙和蝌蚪的外形差异太大,小蝌蚪无法用自己的外形来推测妈妈的外形,所以会碰好几次壁。而豆子的“母子”差异并不大。

  (2)小蝌蚪和妈妈一般就是分居两地的。嗯,也许比较低等的动物,都是“只管生不管养”的吧。所以,拟人化的小蝌蚪可以自然地有理由去找妈妈。但是,豆子要有个类似的情节,有点牵强了。

  (3)豆子和鱼是好朋友?太有想象力了!

  (4)还记得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在每个情节中,“被错认为妈妈”的角色都会告诉小蝌蚪关于青蛙妈妈的一个特征。但是,这个自编故事没有这个细节。在逻辑上就不是很严密。

  (5)在一般的认知中,小蝌蚪的妈妈肯定是青蛙。小豌豆的妈妈是“老”种子(seed)还是豆荚(pod)还是植株(plant)?

  (6)小动物找妈妈,游啊游,走啊走,感觉合情合理。让一颗自己没有行动能力的植物种子到处找妈妈,总感觉有点奇怪。(如果是蒲公英的种子,倒还让人感觉好一些。)

  总之,凌哥个人感觉这个故事编得不伦不类,总让人如鱼梗喉。您觉得呢?不妨在文末发表一下意见哦。

【三】语言知识、逻辑、与语用意识的问题

  (1)作为拟人的手段,有时候的确将物品名当做“人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写,比如Little Bean, I'm Potato。

  (2)在cabbage的这个情节中,Cabbage说了“You are small. I'm big.”这怎么可以成为“否认自己是豆子妈妈”的理由呢?妈妈比孩子大,不是很正常么?

  (3)在tomato的情节中,如果将“Your mum is green. I'm red.”改成“I'm red, but your mum is green.”,在情节上就更合理了。同样,在cabbage的情境中,可以将语句“You are small. I'm big.”改成“I'm big. But your mother is small.”。

  (4)在认错人或者否认自己并非mum的身份的时候,最好加上“I'm sorry (but) ...

【四】知识性错误

  (1)您还记得凌哥以前写的《“裙带豆”是不是一种green beans?》一文吗?

  看来今天又可以讨论一下:green beans是不是“青豆”?教材的词汇中的green beans?在那篇文章中,凌哥提到:

  四季豆是菜豆的一种green beans是指菜豆的未成熟豆荚。最常见的是四季豆,导致大部分情况下说green beans就是指四季豆了。这就好像“去买几个蛋(eggs)回来”,通常就是指“去买几个鸡蛋回来”,而不是鸭蛋鹅蛋,更不是虫卵

  那么,青豆是什么豆?

青豆

青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按其子叶的颜色,又可分为青皮青仁大豆和绿皮黄仁大豆两种。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在中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百度百科:青豆)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将黄豆的未成熟种子和豌豆的未成熟种子叫做青豆的。无论是哪一种“青豆”,都不是英语中约定俗成的四季豆(green beans)。所以,这个自编的故事容易在知识上误导学生。

  (2)豌豆在英语中又是哪个单词?

  从故事的图片看,其中的青豆似乎应该是豌豆。那么豌豆的单词是什么?

(必应国际版搜索结果:green beans

(必应国际版搜索结果:peas

  从搜索结果看,青豆或豌豆的英文单词是peas。在英语中pea是比较大的豆子及其植株的名称。在这个故事中,应该使用pea。

【五】这个故事是不是文本再构?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教学材料的文本:

  除了四个词汇,还有一个短对话:

A: Look at the green beans. They're so long!

B: Yes, and the potatoes are big.

  语法要点是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相应的句法结构:They're ...  和are。

  但是自编的文本里面,目标词汇的蔬菜名词中没有了carrots,增加了eggplant和cabbage。为什么不将eggplant改成carrot呢?

  在句法方面,自编的故事完全没有考虑到“复数”的语言结构。

  所以,凌哥觉得这个内容根本不是基于教材词句的“文本再构”,而是基于教材词汇的文学创作。

【六】是否符合儿童特点?

  该节的小标题是“基于学生特点再构”。凌哥的理解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小蝌蚪找妈妈》、或者改编后的《青豆找妈妈》,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呢?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社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 以及2017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的课文。(百度百科:小蝌蚪找妈妈

  四年级下册的孩子,其心智特点和知识储备远高于二年级伊始的孩子,用类似这样的故事,您觉得合适吗?

  凌哥的观点是:语言尽管学得简单,但是语言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有可能在阅读很多百科知识的图书了。我们在文本再构的时候,要考虑如何用简单的英语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