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湖夜话]刘关波的随笔《遥忆当年饿肚子》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刘关波,男,广水人,现年33岁,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现为团城山某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登山。

遥忆当年饿肚子 

20年前,我们老家的村子里人多地少,属于“一方水土凑合着养活一方人”的境况。当年,我们那贫瘠的土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仅能勉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而已。可是,突然有一天,那利益熏心的村支书竟然大力鼓吹村民以非正常的途径从小商贩手中购买可靠性不强的稻谷种子。完全可以想象,那种“靠不住”的稻谷种子种下去之后,哪有不收获挨饿的结果呢?本来在正常的光景下,用正规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粮食也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而已,而使用假种子收获的粮食只能是“很够呛”,只能是大打折扣,只能是满目萧条,只能是惨不忍睹,只能是今不如昔。当年,我们家也在村支书的鼓吹下,不明就里的购买了那种“水货”的稻种,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年我们家收割稻谷时那种萧瑟的光景,我依然难以忘怀当年由于水货种子导致庄稼歉收而饿肚子的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年,那糊涂至极的村支书不允许村民从正规的乡镇种子站购买合格的稻种,而是大力鼓吹让农民从一个稻种贩子手中购买稍微便宜一些的稻种,说什么小商贩销售的稻种是高科技产品,既便宜又实惠、更高产,说什么物美价廉、物有所值、很划算之类的连蒙带骗、以假乱真的话。于是,淳朴善良、诚恳厚道、老实巴交的村民们信以为真,纷纷把村支书的话视为“金科玉律”,因为我们那里的广大村民一直以来都信奉着一个朴素的、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村支书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就不打折扣、不推三阻四的按要求办就行了。既然村支书说这个商贩卖的种子更好,那肯定有其合理性,那肯定是可靠的,肯定是值得信赖的,肯定是万无一失的。既然村支书叫我们选择商贩贩卖的种子,那我们就雷打不动的按照村支书的要求办理就行了。”可见,当年我们那里的村民是多么的厚道和实诚,是多么的倚重村支书,是多么的视村支书为绝对权威,是多么的相信村支书不会坑害咱老百姓的。  

当年,村支书之所以花大力气鼓吹村民从小商贩手中购买稻种,主要是因为村支书可以从小商贩中拿不少提成,村民们却完全被愚弄了、完全被蒙在鼓里、完全不明真相、完全不知实情。村支书为了从贩子手中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居然敢以牺牲广大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为代价,居然敢在村民的稻种上面动歪心思,居然打起了村民稻种的歪主意,把全体村民都给忽悠了、戏耍了、害惨了。村民从贩子手中购买的稻种全部是质量没有保证的种子,是完全不达标的种子,种出来的稻谷是干瘪的,是不够饱满的,完全不达产,面对这一悲剧性的结果,面对这一人为因素造成的“民不聊生”局面,很多的村民真是欲哭无泪。  

那一年,我们村子里可以说是家家户户歉收、家家户户粮食产量锐减、家家户户粮食不够吃、家家户户喊爹骂娘,广大村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那一年,我们家所收获的稻谷根本供不住一家人全年的口粮,到处借也借不到谷子,导致那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一家人一天只能吃两餐饭,当然,很多其他的家庭比我家更惨,只能喝稀饭。善良的乡亲在稻谷减产之后,在口粮受到威胁之后,实在是忍无可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便集体到乡政府、县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后来,乡党委迫于压力,为了给广大村民一个合理的说法,便把那个糊涂虫似的村支书给免职了。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个村支书即便是真糊涂,也不要糊涂到如此之不可理喻、如此之胆大妄为、如此之无法无天的地步呀!既为村支书,他好歹也是村里1000多位父老乡亲的父母官,连诱骗全体村民购买假种子这种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伤天害理的事他都敢无所畏惧的“倒行逆施”,其内心深处哪有什么底线可言?哪有什么敬畏之心?哪有什么恤民之情?身为村支书,竟然拿乡亲们的口粮开天大的玩笑,这实际上是一种无知无畏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胆大包天的莽撞之行为,实际上是践踏了不该践踏的红线与底线。“因为无知而无畏,因为无畏而胆子尤大”,这应该是那位不明智、不理性、不清醒村支书最真实的写照。  

一地百姓,数千乡亲,岂可掉以轻心?一地百姓,数千乡亲,岂可头脑不清?一地百姓,数千乡亲,岂可不怀敬畏之心?一地百姓,数千乡亲,岂可不律己正行?谨以上述寥寥数语纪念20年前由于“人祸”的原因造成我及我们那里的广大村民饿肚子的历史阵痛。  

[磁湖夜话]刘关波的随笔《从刘亚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获得的启思》

[磁湖夜话]刘关波的随笔《遥忆老师对语文教育的创新》

[磁湖夜话]刘关波的随笔《母亲在讲故事中向我传播家风正能量》

[磁湖夜话]刘关波的随笔《幸福优雅的生活不能没有“精神小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